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湿秘经验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湿秘经验

路志正认为,湿秘出自肠道,根在脾胃,治疗应以运、降、通为主,调脾为先,不可图一时之快而妄用攻下。

湿秘,是因湿邪导致的便秘。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跗肿骨痛阴痹.....时眩,大便难。”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大便》中提出湿秘之名,曰:“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明代诸医家进一步明确了湿秘的病机,如明代徐春莆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曰:“湿秘者,湿热蕴结,津液不行而秘涩也。”说明湿秘的病机主要是湿阻气滞,推动无力。张景岳进一步道出湿秘的病机和特点:“湿秘......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气之不行,即虚秘也,亦阴结也。(《景岳全书·杂证谟》)”湿秘是脾胃气虚,湿气内存,升降失司,大肠运化推动无力,肠道气机不畅,导致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困难。祛湿降气为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凡苦寒攻下、滋阴润下,寒凉之法,皆属禁忌。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提出调理脾胃的十八字方针,即“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他认为湿秘的治疗,可运用“持中央,运四旁”的思想。

路志正认为,湿秘出自肠道,根在脾胃,治疗应以运、降、通为主,调脾为先,不可图一时之快而妄用攻下。正如朱丹溪所说:“如妄用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临床治疗湿秘常将运、降、通三法联合应用,使运中有降,降中有通。

治疗首先应降胃气,以祛湿导浊为通,常用和胃导浊降气药有姜半夏旋覆花槟榔厚朴花、广木香、生白术、炒枳实、苏梗、荷梗。同时考虑到湿气黏于肠道,湿气不除,便秘难解,故降气同时应结合健脾除湿之药,如生黄芪、五爪龙、生山药肉豆蔻干姜乌药等。

大肠的传导还有赖于肺气的肃降, 故路志正治疗湿秘常加宣肺、肃肺、清肺的药物,肺脾同治。药用杏仁瓜蒌紫菀百部、炒莱菔子等降肺气,通水道祛湿。

肝能调达脾胃的升降,肝气不调,则脾胃升降失和,故治疗湿秘调肝也很重要。路志正在调脾胃祛湿同时常酌加九香虫八月札沉香丁香娑罗子、槟榔、青皮大腹皮等疏肝调气的药物。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脾肾犹如亲兄弟,脾虚湿秘与肾脏也不无关系,故治疗湿秘,本着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的原则,可酌加何首乌白芍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等。

总之,治疗湿秘需以运、降、通为原则,结合五脏调理治疗,可收到理想的效果。下列举路志正治疗湿秘的病例一则。

方某,女,15岁,学生,2009年2月3日初诊。大便干燥3年,未予治疗,近来大便干燥加重,数日1行,服用麻仁润肠胶囊不效。面部可见雀斑,双腿有硬币大小皮疹,瘙痒。平素喜食生冷,近来纳食不香,睡眠正常,小便黄,月经周期正常,量稍多,白带量多,舌淡苔白稍黄,脉沉弦。证属湿浊中阻便秘。治以健脾和中,芳香化浊法。

处方:藿香梗10克(后下),荷梗10克(后下),炒苍术12克,生白术20克,厚朴花12克,薏苡仁20克,桃仁10克,炒杏仁10克,茯苓20克,车前子12克(包煎),椿根皮15克,鸡冠花12克,皂角子8克,晚蚕砂12克(包煎),甘草8克。14剂。

药后便秘改善,每日1行,双下肢皮疹消失,白带稍减。乃药后脾胃和,气结之症渐除,但仍湿浊尚盛,继以疏肝健脾、祛湿固带为法,故以上方稍作加减,续进14剂。

本案患者素嗜冷食,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肠道不利而致便秘。方中藿香梗、荷梗芳香化浊;苍术、白术燥湿健脾;炒杏仁、厚朴肃降肺胃之气;茯苓、车前子、薏仁渗湿、利湿;椿根皮、鸡冠花、晚蚕砂清热利湿止带;桃仁活血润肠;皂角子辛润以通便。全方标本兼治,使湿浊去,肠胃通,便秘得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国医大师  路志正  湿秘  脾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中医药治疗        下一篇:厚朴:理气消胀 除满消食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