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B --> 补骨脂

补骨脂

补骨脂
鳞屑消失,指/趾甲恢复2/3以上)2例。一般须经较长时间多次注射方能奏效。

【摘录】《*辞典》

补骨脂--《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 Bǔ Gǔ Zhī

【英文名】 Malaytea Scurfpea Fruit, Fruit of Malaytea Scurfpea

【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oralea corylifoli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随熟随收,割取果穗,晒干,打出种子,除净杂质即可。

【原形态】补骨脂 一年生草本,高60-150cm。枝坚硬,具纵棱;全株被白色柔毛和黑褐色腺点。单叶互生,有时枝端侧生有长约1cm的小叶;叶柄长2-4cm,被白色绒毛;托叶成对,三角状披针形,长约1cm,膜质;叶片阔卵形,长5-9cm,宽3-6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具显着黑色腺点。花多数密集成穗状的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6-10cm;花萼钟状,基部连合成管状,先端5裂,被黑色腺毛;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黄色,旗瓣倒阔卵形,翼瓣阔线形,龙骨瓣长圆形,先端钝,稍内弯;雄蕊10,花药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线形,花柱丝状。荚果椭圆形,长约5mm,不开裂,果皮黑色,与种子粘贴。种子1颗,有香气。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向阳平坦、日光充足的环境。苗期虽喜欢潮湿,但忌水淹。喜肥,基肥充足,土壤肥沃则生长茂盛。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可种植,但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最好,粘土较差。种子在20℃左右,有足够湿度的土壤中,约7-10d出苗。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播种前,土地于前年秋季结合秋耕,施足底肥,lhmZ施厩肥45000-60000kg,过磷酸钙225kg。春季耙平后播种,条播,行距30-5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l-2cm,稍镇压后浇水。每1hm2播种量15-22.5kg。

田间管理 苗期注意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勿使土壤表层板结,植株封垄后可停止松土。如土干时,应及时浇水。苗高10cm左右,间苗,株距15-20cm。定苗后,1hm2追施过磷酸钙225kg,钾肥75kg,沟施,施后覆土浇水。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雨季发生,应选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发病期间可用多菌灵浇灌病株。虫害有地老虎,苗期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扁圆状肾形,一端略尖,少有宿萼。怀补骨脂长4-5.5mm,宽2-4mm,厚约1mm;川补骨脂较小。表面黑棕色或棕褐色,具微细网纹,在放大镜下可见点状凹凸纹理。质较硬脆,剖开后可见果皮与外种皮紧密贴生,种子凹侧的上端略下处可见点状种脐,另一端有合点,种脊不明显。外种皮较硬,内种皮膜质,灰白色;子叶2枚,肥厚,淡黄色至淡黄棕色,陈旧者色深,其内外表面常可见白色物质,于放大镜下观察为细小针晶;胚很小。宿萼基部连合,上端5裂,灰黄色,具毛茸,并密布褐色腺点。气芳香特异、味苦微辛。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果皮波状起伏。表皮细胞1列,有时可见小形腺毛;表皮下为薄壁组织,内有众多碗形壁内腺(内生腺体)沿周边排列,内含油滴;并散有维管束。种皮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壁略呈倒“V”字形增厚,其下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向内为数列薄壁细胞,散有外韧型纸管束;色素细胞1列,扁平。种皮内表皮细胞三列。子叶细胞类方形、多角形,充满糊粉粒与油滴。

粉末特征:灰黄色。①种皮表皮栅状细胞断面观径向34-66μm,切向714μm,侧壁上部较厚,下部渐薄,内壁薄,光辉带位于上侧;顶面观多角形,胞腔极小,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补骨脂  破故纸  和兰苋  胡韭子  婆固脂  补骨鸱  黑故子  胡故子  吉固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补血薯        下一篇:豹子眼睛果

>> 返回中药词典B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精彩图文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中医问答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