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补骨脂高产栽培技术

补骨脂高产栽培技术

补骨脂,别名破故纸、黑故子、川故子、胡韭子等。以果实供药用。有补肾温脾、补精益髓、健胃散寒之功效。临床主治脾肾虚寒、泄泻酸痛、腰膝冷痛、遗精遗尿、老人尿频、劳伤喘咳等症。

补骨脂,别名破故纸、黑故子、川故子、胡韭子等。以果实供药用。有补肾温脾、补精益髓、健胃散寒之功效。临床主治脾肾虚寒、泄泻酸痛、腰膝冷痛、遗精遗尿、老人尿频、劳伤喘咳等症。外用可治白癜风、鸡眼、牛皮癣、秃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脂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升高的作用;补骨脂乙素有扩张冠脉、兴奋心脏的作用。主产地有四川、河南、广西、山西、安徽等省。

一、形态特征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200厘米。茎直立,绿色,多分枝,枝上具纵棱并有白色柔毛。单叶互生;托叶成对;叶柄五了棱形,具沟;叶片阔卵形或卵圆形,两面具明显腺点和短毛,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平截状,圆形或心形,边缘有粗而不规则的锯齿;网状脉。花密集成腋生总状花序,花序梗具棱,苞片淡绿色;花萼具萼片5枚,基部稍连合有明显腺点,其下面1片特大,宿存。花冠蝶形,花瓣5,淡紫色;雄蕊10枚,两体;雌蕊1枚,子房近圆形,上位,一室,胚珠1枚。荚果肾形,不开裂,密生腺点,绿色,成熟后黑色,与种子粘贴。种子1枚,肾形,长6毫米,宽4毫米,表面黑棕色,粗糙具细微网状皱纹,中央微凹,种脐为一小点,位于凹侧的一端,质较坚硬。

二、生长习性

补骨脂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为好。重粘土,盐碱地不宜种植。

三、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的田块,精神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是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1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四、播种

补骨脂用种子繁殖。多采用育苗移栽,也可直拨。播种期为春播,在清明前后。

育苗:补骨脂发芽率较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即将种子用10~20ppm的赤霉素液浸种2小时。待种子膨胀后,捞出晾干水气即可播种。播时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整好的畦面上,覆细土一层使盖没种子。采用塑料薄膜小工棚育苗更好。每亩播种量3公斤。

移栽:选阴雨天气,将补骨脂苗按行距40x2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直播:将处理后的补骨脂种子按行距40x20厘米直接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每穴放种子10粒。浇水保墒,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1公斤。

五、田间管理

补骨脂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苗高10厘米左右,间苗一次,每穴留壮苗2株,去弱留强。花蕾期追肥一次:每亩追肥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

六、病虫害防治

补骨脂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可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区。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配毒饵锈杀。

七、收获与加工

补骨脂一般于7~10月果实陆续成熟,当小穗上的种子有80%变黑时,即可分批采收。将采收的果实晒干脱粒后,去净杂质,再用清水洗干净后的果实晒干扬净后加5%盐水拌炒至干燥发出香气取出,筛去灰屑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200公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补骨脂  补骨脂高产栽培技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罗汉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佛手瓜老根可再生利用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