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须草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有毛茸,下表皮具气孔。栅栏组织细胞1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排列疏松。主脉处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
粉末特征:棕色。①茎的韧皮纤维直径26-42μm,长100μm以上,壁木化,具壁孔。②木纤维直径31-46μm,长1000μm以上,壁微木化,具壁孔。③管胞直径30-80μm,长500-1000μm。④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直轴式。⑤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82-96μm,柄单细胞。⑥腺毛头部单位细胞,直径41-63μm柄单细胞。⑦单细胞非腺毛基部直径31-38μm,长81-108μm;多细胞非腺毛,2-5细胞,基部直径62-80μm,壁厚,具壁疣。⑧螺纹导管。此外,有茎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正方形;髓薄壁细胞类圆形,有纹孔;油滴。
【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按发油及其他成分。三萜类: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 acid)。甾醇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黄酮类:三裂鼠尾草素(salvigenin),6-甲氧基芫花素(6-methoxygenkwanin)[1],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3′-hydroxy-5,6,7,4′-tetramethoxyflvone)[1,2],高山黄苓素四甲醚(scutellarein tetramethylether)[3],异甜橙素(isosinensetin),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ol),5,6,7,4′-四甲氧基黄酮(5,6,7,4′-tetram-ethoxyflavone)[4]tffavone)[4]等。挥发油:柠檬烯(limonene),龙脑(borneol),廘香草酚(thymol)。此外还含酒石酸(tartaric acid),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戊糖(pentose),葡萄糖醛酸(glucoronic acid),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皂甙(saponin)和无机盐[2]等。
【药理作用】猫须草中的橙黄酮、高山黄苓素四甲醚在体外试验中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生长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0μg/ml、5μg/ml[1]。高山黄苓素四甲醚在体外对鼻咽癌(KB)也有细胞毒作用,ED50为27μg/ml,但体内试验没有抗癌活性[2]。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主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猫须草 急慢性肾炎 膀胱炎 尿路结石 胆结石 猫须公 肾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