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楂
南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敲扁(楂饼),干燥;或直接干燥(原楂)。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中药名称】南山楂
【中药学名(拉丁名)】CRATAEGI CUNEATAE FRUCTUS
【别 名】南楂、南楂肉
【所属功效类】活血化瘀药
【科属】蔷薇科
【分布区域】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分布产地】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入药部位】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敲扁(楂饼),干燥;或直接干燥(原楂)。(《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性状】
呈类球形,直径0.8-1.5cm,有的呈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具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痕,基部有短果梗或果柄痕。果肉薄。气微,味微酸涩。(《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无臭味微酸涩。(《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功效】
行气散瘀,收敛止泻。(《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行气散瘀,收敛止泻。(《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主治】
用于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于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用法用量】
9-12g。(《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9-12g。(《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中药炮制】
南山楂:取原药,除去杂质。筛去脱落的核。
南山楂炭:取南山楂饮片,照炒炭法炒至浓烟上冒、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时,微喷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南山楂:除去杂质。
炒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色变深。
焦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道地性】非道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南山楂 南楂 南楂肉 泻痢腹痛 瘀血经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