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P --> 螃蟹壳

螃蟹壳

螃蟹壳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甲壳;散淤血,清热解毒;用于瘀血积滞,乳痈,胁痛,腹痛,冻疮。

螃蟹壳

螃蟹壳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和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Haan的甲壳。秋季捕捉,蒸或煮熟后,将壳揭开,去掉肉,干燥。产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

【中药名称】螃蟹壳

【中药学名(拉丁名)】ERIOCHEIRIS CONCHA

【别 名】方海、蟹壳

【所属功效类】活血化瘀药

【科属】动物药

【分布区域】产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

【来源】

本品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和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Haan的甲壳。(《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本品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干燥体。(《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分布产地】产福建、台湾、广东等沿海。

【入药部位】动物

【采收加工】

秋季捕捉,蒸或煮熟后,将壳揭开,去掉肉,干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春、秋两季捕捉,将肢体捆起,晒干或烘干,防止生蛆变质。(《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表面杏黄色或浅黄色,内表面黄白色或浅白色,质坚硬。气微腥,味咸。(《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本品略呈方形而扁,大小不一。完整者背面甲壳隆起,表面起伏不平,前方有两排并列的疣状突起,其中部有“H”形的凹陷。前缘两眼窝间有四枚齿突,眼窝外侧缘各有四枚锯齿。腹部扁平,七节,雌体呈圆形,雄体呈三角形。螯足1对,钳状,粗壮,绒毛发达;步足四对,有毛,足端尖锐似爪。外壳硬脆,体内疏松。味腥微咸。(《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性味归经】

酸,寒;有毒。(《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咸,寒;有小毒。(《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功效】

破瘀,消积。(《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散淤血,清热解毒。(《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主治】

用于瘀血积滞,乳痈,胁痛,腹痛,冻疮。(《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用于铁打损伤,黄疸,漆毒。(《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用法用量】

6-10g,研末冲服。外用适量,研细末调敷患处。(《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5-15g,或遵医嘱。(《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禁与柿(柿蒂)及荆芥配伍。服蟹肉过敏者忌用。(《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置干燥通风处,防虫蛀。(《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中药配伍】

①治蓄血发黄,胸胁结痛而不浮肿者:蟹壳煅存性,黑糖调,无灰酒下三钱,不过数服效。(《本经逢原》)

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壳烧存性,米饮下。(《证治要诀》)

③治妇人乳痈硬肿:蟹壳灰一服即散。(《本经逢原》)

④治蜂虿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敷。(《证治要诀》)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取沽净细沙置锅内加热后投入净方海,炒至甲壳呈红色或深红色时取出,投入适量醋使焠煅,取出晒干,除去细沙。(《辽宁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道地性】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纲目》: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蚕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

2.《本草崇原》:攻毒,散风,消积,行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螃蟹壳  方海  蟹壳  散淤血  清热解毒  瘀血积滞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中药词典P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