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网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Zhī Zhū Wǎnɡ
【英文名】Spider Web
【别名】蜘蛛膜、蜘蛛丝
【来源】
药材基源:为圆蛛科动物大腹圆珠的网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nea ventricosa (L. Koch)
采收和储藏:随采随用。
【原形态】大腹圆蛛,雌性体长约30mm,雄性约15mm。头胸部短于腹部,皆黑褐色。头胸部梨形,扁平,有小白毛,8眼分聚于3归丘,前缘中央眼丘上有4眼,两侧眼丘各2眼。螯肢强壮,有7枚小齿。步足强大,多刺,肯深色环带。腹部近圆表而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的叶状斑带,沿中线有8对细小圆斑。腹部有1对白斑。生殖大厣黑色,呈舌状体,纺缍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屋檐、墙角和树间,结车轮状网,傍晚及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遍布于我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
【药理作用】将1mg,2mg,4mg,6mg,8mg,10mg和12mg蜘蛛网粉,分别加到家兔血2ml中。体外实验表明:蜘蛛网粉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
【性味】性微寒;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疣赘。主治吐血;金疮出血;疣赘;血瘤;痔瘘。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酌量。外用:适量,缠扎或研末撒。
【注意】1.《本草衍义》:蜘蛛遗尿着人作疮癣。2.《纲目》: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妇。饮羊乳数日而平。
【附方】①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蜘蛛膜贴疮上,数易之,瘥止。(《千金方》)②治暴吐血:蜘蛛网,搓成九子,用米汤下饮。(《退斋雅闻录》)
【各家论述】
1.《别录》:疗喜忘。
2.《唐本草》:缠赘疣。
3.《圣惠方》:疗疮毒,止金疮血出。炒黄研末,酒服,治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蜘蛛网 吐血 金疮出血 疣赘 血瘤 痔瘘 蜘蛛膜 蜘蛛丝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