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D --> 地黄汤

地黄汤

地黄汤用于胎受母热毒,生下遍身面目俱黄,身热,大便秘,小便黄色,多啼不乳。
柳枝(锉)1合,黑豆2合。

【功能主治】齿龈出血。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地黄汤--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产宝诸方》

【处方】生地黄汁1升,当归1两(末),生姜汁3合,酒5合,童便2升。

【功能主治】产后心胸中烦闷,血气涩,肋下妨不能食。恶露不快。

【用法用量】上和煎3-4沸,去滓分服,1日令尽,间食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产宝诸方》

地黄汤--方出《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生地黄5两,香豉5合(绵裹),人参2两,粟米5合,茯苓4两,知母4两,麦门冬(去心)3两,前胡3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不得眠。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去滓,分4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

地黄汤--《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生地黄汁1升,川升麻2两,白蔹2两,栀子仁2两,黄连2两,黄柏1两,当归2两,赤芍药2两,射干2两,川大黄2两,甘草2两半(锉)。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发背成疮烂坏。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至6升,去滓,下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中,蘸搨于肿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地黄汤--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七

【处方】生地黄8两,芍药5两,香豉1升,葱白(切)1斤,生姜4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女人伤于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不得重作。

【注意】慎房事。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七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1两,人参1两,石韦(去毛)1两,滑石3分,王不留行半两,冬葵子(炒)半两,车前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遂(炒)半两,木通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林结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眼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生干地黄(焙)3分,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升麻半两,龙胆(去土)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桑根白皮(锉,炒)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大便不通,壅热,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六○引《傅氏方》

【处方】赤芍3钱,当归2钱,桂心1钱,茯苓2钱,山药3钱,芷梢2钱,粉草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初生婴儿吞恶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地黄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引《傅氏方》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熟干地黄(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半两,续断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肾。脚胫瘦细,小便数,或赤似血色,脏腑虚冷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夜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柴胡(去苗)1两,石膏2两,栀子仁3分,赤小豆(生)3两,木通(锉)3分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地黄汤  凉血地黄汤  干地黄汤  生地黄汤  地黄散  黄耆汤  地黄煎  地黄茵陈汤凉血地黄汤  干地黄汤  生地黄汤  地黄散  黄耆汤  地黄煎  地黄茵陈汤凉血地黄汤  干地黄汤  生地黄汤  地黄散  黄耆汤  地黄煎  地黄茵陈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地黄沉香丸        下一篇:大麦敷方

>> 返回中药方剂D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