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流派 --> 朱丹溪学派

朱丹溪学派

朱丹溪较刘河间“寒凉学派”、张子和“攻下学派”和李东垣“补土学派”晚出,有条件吸取三家之长。在继承前贤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的基础上,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养阴学派”。

浙江乃“文化之邦”,人杰地灵,历代名医辈出,中医学术流派纷呈,诸如医经学派、钱塘学派、绍派伤寒、温病学派、永嘉学派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朱丹溪学派。

朱丹溪,浙江义乌人,是养阴学派的倡导者。他信奉理学,援儒入医,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朱丹溪著作甚丰,亲自撰写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还有后人整理《朱丹溪心法》《朱丹溪治法心要》《金匮钩玄》《脉因证治》《朱丹溪手镜》,其他散佚的著述仍有许多。

朱丹溪学派的形成背景

宋元程朱理学对朱丹溪学说的影响。朱丹溪是朱熹四传弟子理学家许谦的学生,他将理学的一些观点引入医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如理学“格物致知”理论催生了朱丹溪《格致余论》这部名著。

《和剂局方》所产生的流弊对朱丹溪学说的影响。《和剂局方》处方用药偏于温燥,因其为朝廷制定和颁发,因此流传甚广,造成温燥伤阴、阴虚阳亢的弊端,触目皆是,促使朱丹溪奋笔疾书,写下了《局方发挥》这部名著,对《和剂局方》的缺点进行了深刻批判,旨在进一步阐述“阳有余阴不足”论,为其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铺路。

地区方域对朱丹溪学说的影响。朱丹溪生活在东南沿海地带,地卑湿处,气候温热,因此湿热致病甚多。朱氏“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的观点以及治病重视祛除湿热,不能不说是与他的生活地域有很大关系。

金元时期医学界百家争鸣、学派纷呈对朱丹溪学说的影响。朱丹溪较刘河间“寒凉学派”、张子和“攻下学派”和李东垣“补土学派”晚出,有条件吸取三家之长。在继承前贤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的基础上,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养阴学派”,与上述三个学派齐名,被后世誉称为“金元四大家”。

朱丹溪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是阳有余阴常不足论,是朱氏的核心学术思想,也是后世称其为“养阴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依据;二是相火论,是朱丹溪学派的主旨性学术观点之一;三是气血痰郁学说,这是朱丹溪论治杂病的总纲;四是湿热观,朱氏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五是治未病思想,他对《内经》“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论作了进一步发挥:“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已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基于此,朱氏对摄生防病十分重视,尤其在精神调节上强调正心、收心、养心;《格致余论》还设“饮食色欲箴”、“养老论”、“茹淡论”、“倒仓论”、“慈幼论”等篇,提出了诸多养生方法,弥足珍贵。

朱丹溪所创制的名方如大补阴丸、越鞠丸、二妙散、左金丸、上中下痛风方等被后世广泛沿用,疗效显著。

朱丹溪学派绵延六百余年,至今仍旺盛不衰,尤其是江南一带,该学派流传甚广,其中对徽南“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更有重大促进作用。另外,朱丹溪学说还名扬海外,早在公元十五世纪就传入日本,日本医学界曾成立朱丹溪学社,专门研究朱丹溪学说,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浙江对朱丹溪学派的传承和弘扬,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出版了《朱丹溪医集》《朱丹溪学研究》《一代医宗朱震亨》《名医朱朱丹溪论治痿痹的经验》和《朱朱丹溪医药文化研究》等专著,还举办了多次相关的学术会议。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丹溪故乡义乌在上个世纪末修葺和扩建了规模盛大、风景秀丽的朱丹溪陵园(现改名为中华养生朱丹溪文化园),已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和中医药教育基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朱丹溪学派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本草衍义补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浙派中医利济医派        下一篇:浙派中医本草学派

>> 返回中医流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