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茭白纹枯病

茭白纹枯病

症状特点 茭白纹枯病主要发生于田间,侵害植株叶鞘及叶片。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椭圆形小斑,后扩大并相互连合成云纹状或虎斑状大斑,病斑边缘深褐色,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明晰,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白色。

症状特点 茭白纹枯病主要发生于田间,侵害植株叶鞘及叶片。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椭圆形小斑,后扩大并相互连合成云纹状或虎斑状大斑,病斑边缘深褐色,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明晰,病斑中部淡褐色至灰白色。病斑由下而上扩展,延及叶片,使叶片出现云纹状斑。发病严重时,叶鞘叶片提早枯死,茭白肉质茎亦受危害,致茭肉干瘪,失去食用价值。本病患部病征前期表现为蛛丝状物(病菌菌丝体),后期表现为萝卜籽粒状的核状物(由菌丝体纠结而成的菌核)。幼嫩菌核呈白色至乳白色绒球状,老熟菌核茶褐色。表面粗糙,仔细观视其呈海绵状孔,或似蜂窝状,易脱落。

病原及发病特点 茭白纹枯病病原为真菌。其无性世代归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olani K黨n];有性世代归担子菌亚门的亡革菌属[Thanatephora sasakii(Shir.)Ju=Pelliculariasasakii(Shir.)Ito]。田间病菌常见无性世代,有性世代在高湿条件下偶有产生,不常见,即使产生,其在病害周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也不重要。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田间杂草及其他寄主作物上越冬。菌核会随灌溉水传播,飘浮于水面,随风向集结于下风向的田边或田角。当菌核飘浮并附着于茭白植株上时,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菌丝,从近水面的叶鞘处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上形成的蛛丝状菌丝体又可通过攀援接触扩大侵染危害。菌核的存活力很强,遗落在土中表层甚至深层的菌核至少可存活1~2年。病菌具有多征性,其寄主范围很广,除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外,自然感染发病的寄主不下l0余科数十种之多。病菌发育和菌核的形成均喜高温高湿(适温为28~32℃、相对湿度为96%以上)。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受菌核基数、气象条件、田间生态、植株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遗落在土中的菌核(菌核残留量)数量的多少与田间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上季或上年菌核残留量多,初期植株发病率也较高,而此后田间病情的发展,则受田间生态及植株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高温高湿的年份和季节病害发展快;田间长期深灌、疏于露晒田,或过分密植、株间通透性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体内游离氨态氮含量过高,皆有利于病害的发展,病情加重。茭白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尚缺调查。

防治方法 防治本病应采取植前尽量清除田间残留菌核以减少菌源,植时和植后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发病期及时施药保护、控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植前尽量清除菌源。纹枯病重病地区和重病田,在翻耕耙平后,利用混在“浪渣”内的菌核随风吹集至下风向的田边和田角的特点,用布网或密簸箕等工具打捞、收集“浪渣”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菌源,减轻植株前期发病。此项工作如能坚持做好,收效明显。

2、合理密植,结合管理尽量清除植株基部鞘叶,改善株丛间通透性,有助于减轻发病。

3、管理好肥水,创造一个适于茭白植株生长,不利病害蔓延的田间生态环境,以控制本病的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减轻危害。在用肥上,采取前促(分蘖)、中控(无效分蘖)、后补(催茭肥促孕茭)的施肥策略,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适量追肥,促植株早生快发,壮而不过旺,稳生稳长,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在水浆管理上,宜根据茭白不同生长期对灌水深度的不同要求,采取前浅(萌芽期及分蘖期)、中晒(控无效分蘖)、后浅或湿润(促孕茭)的策略,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台风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每次追肥前应适当放浅田水,施后待肥料被土壤吸收后再适度灌田水,孕茭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叶片转色正常。

4、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分蘖盛期前后通过喷药控制病害水平扩展。植株生长中后期通过喷药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使植株保持足够的功能叶,以利孕茭,提高茭笋产量。用药可选喷5%田安水剂400~500倍液(前期),或28%多菌灵井冈霉素悬浮液500~700倍液,或l6%噻嗪酮井冈霉素悬浮剂800~l 000倍液,或22%双井水剂300~400倍液,或2万单位井冈霉素300倍液,或20%三环唑井冈霉素600~800倍液,2~3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茭白纹枯病  茭白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杜仲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        下一篇:茭白软腐病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