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内科 --> 肾系病证 --> 水肿 --> 水肿饮食

水肿饮食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险、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包括西医学中的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功能性水种等疾病。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险、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包括西医学中的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功能性水种等疾病。

本病由于感受夕邪、饮食不节及劳伤体虚,水液代谢失调,水湿泛溢肌肤所致。主要有风水相搏证、水湿授渍征、湿热壅结证及脾肾阳虚证。

本病与饮食关系密切。食疔,特别是饮食宜忌对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要,既使是药物治疗,也需注重饮食宜忌。

〔一般饮食〕

(1)宜甘淡清利,以利利水消胖。

(2)宜低盐、低械饮食,以免加重水肿。

(3)不宜海星虾蟹、烈酒及生冷肥腻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4)不宜多饮水,以控制每日进水量。

(5)在少尿或尿闭时,不宜含押多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蒸等,以免引起高血钾中毒。

(6)在水肿消退后,不宜进盐太早,以免疾病反复。

〔辨证施食〕

(一)风水相搏证

〔主要表现〕初起眼检浮肿,继则遍及全身,以头面部为剧,发病迅速,小便不利,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咽喉胂痛,舌苔溥,豚浮紧。

食疗原则〕解表散风,宣肺利水。

〔食疔食物〕香薷、生姜皮、冬瓜皮葱白菊花薄荷、大豆黄卷等。

〔食疗食谱〕

(1)香薷膏。香薷,制膏。用于风水浮肿。

(2)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蚕豆,煮汤。用于水肿,上半身肿甚。

〔饮食宜忌〕

(1)宜作汤、粥热食,以利发散消肿。

(2)不宜鸡蛋及辛辣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水溪浸渍证

〔主要表现〕全身水肿,下肢尤甚,小便短少,身重困倦,胸闷腹账,食少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缓。

〔食疗原则〕化湿利水。

〔食疗食物〕茯苓、冬瓜、节瓜、蚕豆、扁豆、鲤鱼、鲫鱼、鳢鱼、赤小豆等。

〔食疗食谱〕

(1)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鲤鱼,煮汤。用于浮肿,大腹水肿。

(2)大蒜炖鳢鱼。大蒜,鳢鱼,炖汤。用于健脾利水消肿。

〔饮食宜忌〕

(1)宜温性食物,以利通阳利水。

(2)不宜粘滞及寒性食物,以免伤阳助湿。

(三)湿热壅结证

〔主要表现〕遍身浮肿,皮肤绷急,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食疗原则〕分利湿热。

〔食疔食物〕西瓜皮、荠菜、南苜蓿、田鸡、田螺马兰马齿苋、蛏肉等。

〔食疗食谱〕

(1)南苜蓿烧豆腐。鲜南苜蓿叶,豆腐,烧食。用于湿热浮肿。

(2)田螺冬瓜场。田蜾肉,冬瓜,煮汤。用于湿热水肿,小便短赤。

〔饮食宜忌〕

(1)宜甘寒清利饮食,以利分利湿热。

(2)不宜辛辣及热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脾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水肿迁延,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体倦无力,面色?白,腰酸沉重,四肢不温,尿少色清,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食疗原则〕温肾徤脾,利水消肿。

〔食疗食物〕肉桂干姜、茯苓、白饭豆、鲤鱼、鲫鱼、猪肾、鮠鱼、鲈鱼等。

〔食疗食谱〕

(1)白豆大蒜汤。白饭豆,大蒜,白糖,煮汤。用于肾虚水肿。

(2)鮠鱼葱白汤。鲍鱼,葱白,煮汤。用于体虚水肿。

〔饮食宜忌〕

(1)宜温补饮食,以利阳气恢复。

(2)不宜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伤脾肾阳气。

单方验方〕

(1)煨冬瓜。冬瓜,黄泥包裹煨熟,绞汁饮。用于四肢浮肿。

(2)田鸡黑豆汤。田鸡,黑大豆,煮汤。用于体虚水肿。

(3)泥鳅炖大蒜。泥餓,大蒜,炖食。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4)花生蜜豆红糖汤。花生,蚕豆,红糖,煮汤。用于慢性肾炎。

(5)猪肝绿豆粥。猪肝尖,绿豆,陈仓米,煮粥。用于水肿溲涩。

(6)龙眼姜枣汤。龙眼肉,生姜,大枣,煮汤。用于妇人产后浮肿。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水肿饮食  水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脾虚湿困型水肿        下一篇:

>> 返回水肿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