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踩跷 --> 踩跷疗法治疗器具及制作

踩跷疗法治疗器具及制作

踩床顾名思义就是在踩跷法施术过程中,便于医者施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工具。

(一)踩床简介

踩床顾名思义就是在踩跷法施术过程中,便于医者施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工具。踩床的结构与双层床相似。不同的是上床把两边的角钢换成两条管径10厘米的钢管,外形整体看起来类似双杠,两边扶手便于医者扶持,以减轻术者体重对病人的压力。稳定术者脚踩时身体的重心。

(二)踩床的分类

在几千年前,就有踩床一说,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现今踩床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1.根据制作的材料分

(1)双拐式踩床:此种踩床比较占老,床架类似双拐样,施术者挟持其于腋下以支持体重,下放凉席。此种床的特点是较矮,比较简陋。

(2)铁制架子床:是用硬度较好的钢铁制成的,也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踩床。

(3)木制架子床:是用木头制成的,外形类似铁制的架子床,出于木头易变形,所以现在应用很少。

2.根据扶手架的外形构造分

(1)双杠式:即前面所介绍的应用于医疗最为广泛的一种。

(2)牵引架子床:长度、外形类似双杠式,不同的是加装一套牵引装置,以备牵引之用,此踩床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

(3)吊杆式:外形类似双杠式,但吊杆距床面距离要加大,约为2米左右,便于医者借助手的拉力悬空施术。

(4)吊环式:此种踩床主要特点是借助吊环,可以在患者身上滑动,吊环距床面的距离约为1人多高(2米左右)。

(三)踩床的制作

下面主要就铁制双杠式架子床和牵引架子床为例做介绍。

1.铁制式架子床

主床长度为205厘米,宽80厘米,整体高度约为140厘米,床距地面45厘米,扶手杆的长度为190厘米,管径为10厘米,连接两扶手之间的横杠长度为67.5厘米,于两横杠上分别设置两坐板,两坐板均为51厘米x8厘米x4厘米的木板制成,便于医者坐于其上施术,头部坐板距床面70厘米,脚部坐板距床面45厘米。此床的特点是硬度好,不易变形,扶手杆便于医者扶持,支持自重,控制力度适当,可收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2.铁制牵引架子床

此踩床是推拿医师根据自己的身高、肩宽及习惯来自行设计和制作。一般踩床高度为180厘米(床高50厘米,杠高130厘米),宽度为100厘米(床宽1 00厘米,杠宽70厘米),长度为200厘米。牵引装置的设置为床间安装3个长约50厘米的丝杠,床尾安装一个滑轮,用细钢丝绳将丝杆及滑轮连在一起。滑轮后面的钢丝绳尾端放置两个铁钩,以做牵引时用。牵引腰部时,将患者两肩及胸背部用皮带固定,两下肢用小腿牵引具裹好,用两个铁钩钩住小腿牵引具的皮带,然后利用固定丝杠的摇把转动丝杆,利用反牵引的力量将患者腰部拉直进行牵引。

(四)床上设备

主要有床垫1个,枕垫3个,踩鞋1双,下面分别介绍。

1.床垫

主要是鬃毛制成的,长194厘米,宽75厘米,厚15厘米的鬃垫,上铺白布床单一条。其特点是柔软,有弹性,不易变形,便于施术者力量的掌握,不易发生危险。

2.枕挚

主要是白布缝制,内装荞麦皮,制成长45厘米,宽24厘米,厚10厘米的枕垫。其中两个斜放在床前,“八”字形,垫在病人两肩下,另一个枕头放在小腿前侧,使膝部悬空,以保护髌骨,利于施术。

3.特制的踩鞋

踩鞋是医者根据自己脚的尺寸选取的,其目的主要是便于施术,防止在施术当中打滑。其根据材料及外形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1)白布做的踩鞋,外形类似圆U布鞋,也是当今最常用的一种;

(2)翻毛皮制成的踩鞋,带有松紧口;

(3)脚套,高度达踝部,类似袜子形状。

以上所述为正规踩床及床上器具的制作及用途,如在家庭里或条件比较简陋的情况下,也可因陋就简,可扶持门框、桌子、窗台和手持拐杖,便于操作即可。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踩跷疗法  治疗器具  踩床  踩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踩跷疗法操作要领        下一篇:踩跷疗法施术原则

>> 返回中医踩跷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