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气功 --> 百家功法 --> “五行掌”的练法及招式详解

“五行掌”的练法及招式详解

五行掌属动功,初学时,可分为三个阶段。练习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自然舒适为标准,不要练至疲劳再收功。五行掌的锻炼重点在腕、掌、指,年轻人可用作训练发放外气的方法。

五行掌属动功,初学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调身为主,自然呼吸,不用意念,练好架势,上体要中正安舒,不可前俯后仰,抬臂要肩、肘、腕端平,翘掌、立掌、勾手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获得麻胀等气感,出脚保持四正八隅的方向,弓步有重心的虚实变换,马步要重心中正。第二阶段加入调息的内容,动作熟练后,重点放在呼吸与动作的同步配合,呼吸应细静匀长。第三阶段加入调心的内容,意守经络是重点,开始可把意念放在一侧,当产生气感后,同时意守两侧,注意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做到似有似无,以免出偏。练功运动量大小,可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每法可按3、5、7、9的次数递增运动量,最多不过9次。总之,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自然舒适为标准,不要练至疲劳再收功。五行掌的锻炼重点在腕、掌、指,年轻人可用作训练发放外气的方法。

起式

调身 面向东方,自然松静站立,手臂下垂,脚跟并拢。

(1)双掌外旋至掌心向前,带动双臂略外展;掌带臂走,从两侧上举平肩,掌心向上。

(2)双手臂继续上举至垂直,掌心向内。

(3)双掌内翻下行带动双臂屈肘下行平肩,掌心向下。

(4)双手下行至臂伸直,双掌按向外下方。

(5)双掌内旋,带动双臂归位。

(6)重复五次。

调息 每一个完整动作与一次呼吸相配合。

(1)调身动作(1)(2)吸气。

(2)调身动作(3)(4)呼气。

(3)调身动作(5)屏气。

调心

(1)双手臂上升和吸气时,意想和感觉整个身体变轻,好像要飞起来。

(2)双手臂下降和呼气时,意想和感觉整个身体变重,好像回落到地上。

操作提示 起式是由静到动的过渡,非常必要,要像做正功一样认真对待。动作须连续和不间断地完成,以形成整体动作。意想出真实的感觉,但足跟不离地。

推法

推法属木,行气肝经,春天宜练,面向东方。

调身 面向东方。

(1)双掌向上平提齐肩,左脚跟同时上提,左脚尖点地。沉肩含胸。

(2)转肩翻掌,将平掌转为立掌,同时左脚向左前方45度角方向,用前脚掌擦地前移大半步。立掌坐腕,双肘微屈,上臂与肩平。

(3)双手立掌向左前方推出,呈弓步。

(4)双掌内翻,双臂自然下垂,撤腰坐臀,勾左脚尖。

(5)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调息

(1)调身动作(1)(2)吸气。

(2)调身动作(3)呼气。

(3)调身动作(4)屏息。

调心

(1)调身动作(1)暗示清气从足大趾沿肝经上至两胁。

(2)调身动作(3)感受双手如推开重门,同时暗示浊气沿肝经出于足大趾。

操作提示 注意转肩翻掌不是旋腕翻掌;左脚掌擦地前移,不是离地迈步。做推法时,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的自然呼吸,目光注视双手,屈腕立掌稍用力,使指尖有麻酥酥的得气感。吸气时足大趾微微上翘,可意守大敦穴,这样容易得气。

主要作用 疏肝理气、平肝潜阳。可用于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腹痛泄泻、郁郁寡欢等肝气不舒的症状,也可用于头痛耳鸣、眩晕恶心、目赤口苦等肝阳偏盛的症状。

拓法

拓法属火,行气心经,夏天宜练,面向南方。

调身 面向南方。

(1)~(3)同推法。

(4)双手立掌自左向右平移;双腿由弓步变马步,双足平行;身体随之右转。

(5)掌内翻下行,双臂自然下垂;双腿同时弯曲下蹲,上身竖直。

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调息

(1)调身动作(1)吸气。

(2)调身动作(2)~(4)呼气。

(3)调身动作(5)屏息。

调心 自调身动作(3)转为调身动作(4)时,意想和感觉用双掌拓碑帖,平整而有力地从一侧移向另一侧。

操作提示 下蹲的程度可因人而宜,原则上以大腿平膝为好。此式呼气时间长于吸气,须注意保持呼气过程的平缓流畅。

主要作用 清心泻火、养血安神。可用于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口苦咽干、尿黄淋痛等心火亢盛的症状,也可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喜笑悲泣无常等心血不足的症状。

云法

 

云法属土,行气脾经,长夏宜练,面向南方。

调身 面向南方。

(1)左掌及前臂上提齐肩,左膝同步上提平,与上身呈90度角;左脚尖下指地面,左脚踝靠右腿膝。

(2)左掌及前臂继续上提,至掌心齐目时外翻向外,带动前臂以左肘为圆心外展划圆至与肩平,左膝、足姿势不变。

(3)左掌及前臂继续划圆向下,自然到底;左膝、足同步向下归位。

(4)做完1次左侧动作后,做1次右侧动作,左右交替进行,各做5次。

调息

(1)动作(1)时吸气。

(2)动作(2)(3)时呼气。

调心 用眼角余光觉察手掌的运动轨迹,同时意想和感觉左右躯体的气机运行如行云流水般此起彼伏,如环无端。

操作提示 学练拓法,划圆以肘为圆心,不是以肩。划圆时眼睛的余光跟随手掌的移动,头不动。手、眼、头、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初练较难,可分解动作逐一练习。如先取站式或坐式,练手、眼、头与呼吸的配合,目光随手转,头随之也转动,吸短呼长,吸快呼慢,熟练后再配合迈步。注意重心变换,掌握平衡,吸气时尽量抬腿。动作要轻灵如猿猴。

主要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可用于食少、脘腹胀满等脾胃功能虚实不调的症状。

捏法

 

捏法属金,行气肺经,秋天宜练,面向西方。

调身 面向西方。

(1)双手五指捏合,左手向上捏合,左臂、左腿向左前方45度角伸出,呈左弓步;同时右手向下捏合,平肩屈臂,邻近右腋窝。

(2)撤腰坐臀勾左足尖。上身姿势不变。

(3)转腰撤左手伸右手,左右手相遇时相互调转方向,变为左手向下捏合,右手向上捏合。

(4)向前伸左手,向后撤右手,左右手相遇时再次相互调转方向。

(5)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调息

(1)调身动作(1)(2)时吸气。

(2)调身动作(3)时呼气。

调心

撤腰坐臀、撤左手时,意想和感觉拉弓射箭的姿态和力量。

操作提示 做捏法时,躯干的前后平移、左右转动,应缓慢轻柔,两臂尽量前后伸展以扩胸,呼吸时靠指捏拢的力量使鱼际太渊穴产生气感。初练手脚配合不好,可单练手或腿的分解动作。整个动作中目光始终跟随前手,头亦随之摆动。

主要作用 宣畅肺气、降气除痰。可治疗咳嗽、咽痒、咽痛、口干、痰多、寒热、无汗、胸闷胀痛、呼吸气促等肺功能虚实不调的症状。

摸法

摸法属水,行气肾经,冬天宜练,面向北方。

调身 面向北方。

(1)左足向左前方45度角方向擦出,呈左弓步,双手水平下按于前下方,双掌靠拢但不接触,掌心向下,指尖伸向正前方。

(2)撤腰勾左足尖,转体向右,双掌向右后方划圆,完成1/4。

(3)转腰撤手坐臀,继续划圆,双掌运行至接近左大腿外侧,完成划圆的1/2。

(4)还原左弓步,双掌向左前方划圆完成3/4。

(5)身体右转,双掌继续划圆至完成。

(6)左侧动作连续做5次后,转向右侧连续做5次。

调息

(1)调身动作(1)(2)吸气,即划前半个圆时为吸气。

(2)调身动作(3)(4)呼气;即划后半个圆时为呼气。

调心 双手划圆时意想和感觉正在按住一个浮在水面的球,既不要让球浮出水面,又不要让球沉入水面,在用力与不用力之间,保持双手的水平划圆动作。

操作提示 练摸法时,双掌与地面平行画圈,如磨豆腐一般,手高不过脐,躯干要正直,腰部随双掌转圈,划圆时尽量保持水平,不要有上下起伏。应加强对肾俞命门等穴的意守。吸气时足尖用力上翘,呼气时指尖用力上翘,以加强气感。

主要作用 温阳祛寒、益阴泻热。可用于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眼睑浮肿等肾阳不足症状;也可用于潮热、盗汗、心悸等肾阴亏乏的症状。

收功

收功属相火,与三焦相应,行气于任督二脉,四季可练,面向东方。

调身 面向东方,前4次动作同起式,第5次动作如下。

(1)双手上升至最高处时两手相合,顺势下落于胸前合十。

(2)保持双手合十的姿势,闭目静立片刻,

(3)双手缓缓放下,回归为自然站立而结束。

调息

(1)前4次呼吸同起式。

(2)第5次动作吸气同起式,双手合掌时转呼气,双手下落至胸前呼气止。

(3)双手合十静立时做5次呼吸,第5次呼气时双手缓缓放下。

调心

(1)前4次同起式。

(2)第5次在双手合十静立时进入无念的安静状态。

操作提示 双手胸前合十时,要沉肩坠肘,两臂齐平。收功动作和起式、五节正功同样重要,不要忽视。

主要作用 收式具有通利三焦、协调五脏、调畅气机、平秘阴阳的作用,虚实均可用,无病保健康。

五行掌用于养生保健,可以按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全套练习;用于慢性疾病调理,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五行生克原理辨证施功,重点练习其中的一两节。每日可练2次,每次20~30分钟,3个月为1个疗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五行掌  五行掌练法  五行掌招式  起式  推法  拓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王倭功        下一篇:

>> 返回百家功法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