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

近日,抑郁症中医药整合医疗与研究专家聚集南京,参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抑郁症的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会议对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重点研讨。从与会专家的研讨中得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的优势,而充分发掘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仍需深入研究与探索。

近日,抑郁症中医药整合医疗与研究专家聚集南京,参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抑郁症的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会议对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重点研讨。从与会专家的研讨中得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的优势,而充分发掘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仍需深入研究与探索。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张樟进教授做了《中医西医治疗抑郁症孰优孰劣:来自临床试验的证据》的报告,总结了他们近十年来运用严格的国际通用临床研究方法,在主流国际刊物上发表中医复方和针灸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成果,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支持中医药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和与西药联合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优势,并揭示针灸在治疗抑郁症上的快速性与长效性。张樟进提出今后应加强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给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效性更强有力的证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娅教授重点对针灸抗抑郁进行了持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现电针对抑郁症的焦虑/躯体化、阻滞和日夜变化因子均有显著效果,还首次发现抑郁危险人群脑功能连接已经发生病变,电针可以显著改善这些病变,为中医对抑郁症的“治未病”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唐启盛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在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分型标准建立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抑郁症肾虚肝郁、肝郁脾虚等六个主要证型,获得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对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方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乔明琦教授重点报告了他们在经前期烦躁综合征研究领先性的工作,提出可以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来鉴别经前期烦躁综合征的亚型,这些差别表现在激素周期、脑成像等各方面,使得差异化治疗成为必要,有助于解决西医诊断该抑郁情感障碍异质性问题。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光霁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王旭东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讨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治疗策略,重点强调虚实结合进行论治的重要性。

四位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家旭、孔令东、黄熙和朱心红教授, 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特聘教授陈刚和朱冰梅重点研讨了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进展,揭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新的靶点与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家旭教授详细介绍了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包括通过改善神经支持细胞,即神经胶质细胞,增强线粒体功能和神经连接的可塑性,抑制应激反应相关受体的激活等实现抗抑郁作用。中医药快速抗抑郁问题成为多位专家关注的焦点。南方医科大学朱心红教授重点介绍了该课题组在快速抗抑郁机制研究上取得的国际瞩目的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刚教授总结了团队经典解郁复方越鞠丸在不同动物模型和临床上显示出的快速抗抑郁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分子神经机制,并给出了栀子是其快速抗抑郁的君药的实验证据。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熙教授从抑郁共病出发,给出了柴胡疏肝散及其有效成分急性抗抑郁作用的证据,提出通过以“肝轴”为核心的多系统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假设。南京大学的孔令东教授报道了近年来他们在中枢炎症作为抑郁症成因的重要成果,指出了许多中药是通过调控中枢炎症及相关的应激反应轴来实现抗抑郁作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朱冰梅教授和陈刚教授还分别对使用最新的表观遗传学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解析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DNA物质基础提出了新见解与方案。

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重点实验室承办。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人员,内容充实新颖,讨论热烈,提出了新时期抑郁症等情志疾病的研究建议。(中国中医药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  中医新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老年人看中医享“特殊待遇”        下一篇:甘肃庄浪:中医药迸发新活力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