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辟邪的由来
古代对艾叶辟邪的认识是经历漫长的社会实践而积累的。远古时代到奴隶社会,火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火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如火能用来照明、烤熟食物、烤暖身体、驱走猛兽、保护安全等。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后来人们逐步学会了用火,同时也掌握了取火技术。用冰取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体现。在冬天里把大冰块磨成椭圆形(类似凹凸镜),对着太阳进行聚光,并用艾绒取火。所以,艾在古代还有一个别名“冰台”(《尔雅》)。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古人发现艾绒是易燃物,因而用其做取火材料,并用来保存火种。进入到氏族社会,人们开始有了分工。保管火种的任务由特定人承担,人们称之为“火神官”或“祝融”。据说那时保管火种用的就是艾叶,因此火神官要经常上山采集艾叶,晒干制成燃火材料艾绒以用来延续火种。《诗经》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记载。
其后,人类不断受到瘟疫的攻击,当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生时,往往整个村子或整个部落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人们无法理解这是瘟疫流行造成的,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但人们发现,在每次灾祸发生时总是有一些人能安然无恙。经过反复观察,人们发现火神官及其家人,乃至其附近住的人都可以幸免,原因与墙上挂艾叶有关。火神官在每年端午前后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挂到自家墙壁上晾干,以保存火种。经过反复实践,人们终于确认了悬挂艾叶是可以免受邪气侵害的,慢慢就有了“艾叶辟邪”的认识。到后来就逐渐形成了端午节悬挂艾叶的习俗,再后来甚至有了端午节“悬艾叶、带艾虎、食艾糕、饮艾酒、熏艾烟、洗艾澡”的多种用艾习俗。
“艾叶辟邪”在过去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造成瘟疫传播的根源是病毒和细菌,但古人无法认识到这些,只好认为是妖魔鬼怪邪气侵害造成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中的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端午粽子节--古人的“卫生节” 下一篇:地域特色鲜明的粽子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