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汤
蠲痹汤--《杨氏家藏方》卷四
【组成】当归(去土,酒浸1宿)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姜黄1两半,黄耆(蜜炙)1两半,白芍药1两半,防风(去芦头)1两半,甘草半两(炙)。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风痹,风伤卫气,皮肤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2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故用黄耆以实表气。然黄耆与防风相畏,用之者何?洁古云:黄耆得防风而功愈速,故并用之,欲其相畏而相使耳。羌活驱散风邪,得当归不至燥血;姜能攻痹血,得赤芍足以和肝;复用甘草调之,取其味平也。若湿气着于肌肉,则营卫之气不荣,令人痹而不仁,即为肉痿。肉痿即肉痹耳。是方也,防风、羌活,风药也,用之所以胜湿;《经》曰:营血虚则不仁,故用当归以养营;又曰:卫气虚则不用,故用黄耆以益卫,用夫赤芍、姜黄者,活其湿伤之血也;用夫甘草者,益其湿伤之气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厥阴药,辛能散寒,风能胜湿,防风、羌活除湿而疏风,气通则血活,血活则风散;黄耆、炙草补气而实卫,黄耆畏防风,合用而其功益大;当归、赤芍活血而和营,姜黄理血中之气,能入手足而祛寒湿也。
3.《古方选注》:蠲痹汤为治痹祖方,黄耆实卫,防风祛风,当归和营,羌活散寒,赤芍通脉络之痹,片子姜黄通经隧之痹,甘草和药性,姜枣和营卫。其义从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立法,岂非痹属内外因也乎?
4.《成方便读》:此方用黄耆益卫气,而以防风、羌活之善走者辅之,使之补而不滞,行而不泄,且两功并建,相得益彰。归、芍和营血,而以片子姜黄之走血行气、能除寒而燥湿者佐之,然后三气之邪自无留着之处。甘草和诸药而缓中补虚,姜、枣通营卫而生津达腠。故此方之治痹非关肝肾虚,筋骨为病者服之,效如桴鼓。立方之意,真所谓尽美耳。
【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蠲痹丸”(见《饲鹤亭集方》)。
蠲痹汤--《魏氏家藏方》卷八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半两,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炙),白术(炒)1两,芍药1两,附子(生,去皮脐)1两,黄耆(蜜炙)3钱,防风(去芦)3钱,姜黄3钱,薏苡仁3钱。
【主治】气弱当风饮吸,风邪容于外,饮湿停于内,风湿内外相搏,体倦舌麻,甚则恶风多汗,头目昏眩,遍身不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5片,枣子1个,漫火煎至1盏,取清汁服,不拘时候。
蠲痹汤--《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羌活1钱,独活1钱,桂心5分,秦艽1钱,当归3钱,川芎7分,甘草(炙)5分,海风藤2钱,桑枝3钱,乳香(透明)8分,木香8分。
【主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加减】风气胜,更加秦艽、防风;寒气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肿处热辣,此寒久变热也,去桂心,加黄柏3分。
蠲痹汤--《嵩崖尊生》卷七
【组成】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姜黄1钱5分,羌活1钱5分,甘草5分,薄荷5分,桂枝5分。
【主治】手气。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
蠲痹汤--《金鉴》卷三十九
【组成】附子、当归、黄耆、炙草、官桂、羌活、防风。
【主治】冷痹。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蠲痹汤 风湿相搏 杨氏家藏方 魏氏家藏方 医学心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金水六君煎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