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频出的秋季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原因有三,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想一想,在秋季人们是不是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燥气”的作用。再则,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过度汗出,容易伤津耗气,若不注重体质的调理,正气尚未复原,又进入秋燥的季节,燥邪更易乘虚伤肺,引发咳嗽。其二,秋天易发过敏性疾病。秋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如我国北方草本植物花粉和蒿树类植物花粉期多在秋初,种子花粉多出现于晚秋,在过敏源的作用下,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疾病最易复发。其三,秋季气候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易发感冒。感冒是引起感冒后咳嗽、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最易因感冒复发加重。
哪些咳嗽需要看医生
留心症状特点
1.伴有发热、咳吐黄绿色痰或脓痰的咳嗽。有肺部感染的可能。
2.伴有胸闷气短的咳嗽。有哮喘、肺间质病变等病的可能。
3.痰中带血的咳嗽。需排除肿瘤、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结核等疾患。
4.伴有胸痛的咳嗽。需排除肺栓塞、胸膜炎等疾患。
注意咳嗽声音
1.伴有声音嘶哑或犬吠样咳嗽。多见于声带或喉部病变及肿瘤等,需尽早治。
2.金属音调样咳嗽。多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肺癌等。
3.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多见于小儿易感的百日咳。
留意咳嗽时间
1.连续咳嗽3周不愈。一般感冒咳嗽、急性鼻咽炎咳嗽三周内可愈。
2.反复发作或季节性强的咳嗽。一般春秋季反复发作的咳嗽多为过敏性咳嗽,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必须在医生诊治下规范治疗。
3.反复后半夜睡眠中的剧烈咳嗽。应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心脏疾病引起的咳嗽。
防咳嗽需好习惯
外披衣服随身带
初秋往往早晚凉,中午热,如果清晨出门穿件比较适度的“厚衣”,到中午就会太热或出汗,一冷一热极易感冒。主张入秋后早晚凉时穿两件上衣,以便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有利于预防感冒引发的咳嗽。
脾虚患者慎贪凉
秋季燥邪当令,所以一般秋季食养主张“减辛增酸”,多吃些酸味甘润的果蔬。但应切记,秋食瓜果应适度,不能像夏季一样过食。民谚说“秋瓜坏肚”,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容易引发肠胃道疾病。特别是脾虚患者尤应注意顾护脾胃,不但慎贪凉,还应养成穿衣别露脐、及时撤凉席、睡觉要盖肚的好习惯。中医认为,脾与肺是母子关系,只有脾气壮才能肺气强。
秋游切记防过敏
秋天是植物的花粉旺盛期,特别是在多风干燥天气,空气中花粉浓度更高。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最好不要到杂草丛生、野花遍野的环境中游玩。
过敏性疾病有一个特点,一旦过敏发作过,再接触同类过敏源是一定会反复发作。切勿抱有“今年可能没事”的侥幸心理。过敏源不明确的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过敏源检测,明确过敏源,预防过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秋季进补冬虫夏草不可乱吃 下一篇: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