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初秋防湿护肠胃】

俗话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通常都在立秋之后。因此,初秋时期的温度还是较高的,空气的湿度也很大,人们非但感觉不到秋凉,反而会觉得闷热潮湿,“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通常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此时的养生重点应该放在防备湿热和寒湿之邪侵袭机体上。具体做法是:尽量不要在阴寒湿润之地露宿或乘凉,夜间睡觉时最好在腰腹部搭一条薄被以免着凉。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但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容易引发上火、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早餐可改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时做饭时可以加些山药莲子等和胃健脾的食材。此外,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比如西瓜、甜瓜等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中秋防燥多润肺】

“中秋”时通常雨水已经渐少,干燥的天气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体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干咳、咽痛、大便秘结等状况。而且此时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最好养成每天早、晚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防治感冒。另外室内也要保持一定湿度,多用拖把拖地或选择加湿器,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饮食上,应少食辣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此外,秋天的气候干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食品,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尤其要多吃梨,也可以把梨切块加冰糖蒸熟再吃,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深秋防寒护血管】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深秋时气温骤降,秋风萧瑟,万物凋零。温差大的气候易刺激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增高,加重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堵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晨起也要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

秋季肃杀萧索,易生悲秋之意,这个时候人们最容易沉闷抑郁,无精打采,意志消沉。因此应注意调节心理,可以听一些舒缓、喜庆的音乐,保持平静宁和。也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外出旅游,登高赏景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秋季运动。不仅如此,在清晨清凉的空气中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着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秋季养生  初秋防湿  中秋防燥  深秋防寒  护肠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下一篇: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 返回秋季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