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的保健方法
入伏以来,“高温、高湿、高热”的天气接踵而来。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气温的节节攀升,空气潮湿,各种细菌滋生繁衍,疾病更容易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入伏后应该如何养生呢?
“空调房”别久留
酷暑盛夏,许多人喜欢整天待在有空调的屋里。但空调室内的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氧气得不到补充,人体便会缺氧,从而导致人体器官不能正常工作,引起内分泌紊乱。此外,空调冷风会使人体表面的毛孔收缩,一旦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子发虚等。
因此,天热不可贪凉,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26℃~28℃是比较合适的温度。要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更不能大汗淋漓后直接跑到空调下面直吹。
饮食要谨慎
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成了细菌和霉菌的“乐园”。在微生物繁殖较快的夏季,应需格外当心吃坏肚子。
此外,冰冷饮品可使人体的胃肠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诱发肠胃疾病。喝冷饮要适度,在选购食物时应尽量选择新鲜食品,食物的存放时间也不宜过长。
专家建议:最好以易于消化的饮食为主,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老病号”多注意
在高温燥热的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高温天气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需格外注意。
适时补充水分
炎炎夏日,一定要记得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饮水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早晨起床后、上午10时、下午15~16时、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时间段。可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分别饮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达到防暑的目的。
热茶加蜂蜜防中暑
夏日饮茶有助于出汗散热。据了解,一杯热茶能使体内散发的热量相当于茶热量的50倍。此外,茶叶中含有糖类、果胶、氨基酸等成分,能与唾液结合,解热生津。
而蜂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除了含有葡萄糖、果糖以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矿物质。蜂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人体食欲,有镇定安眠,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因此,饮茶时,不妨试试在茶水中加些蜂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小暑时节“少动多静” 下一篇:芒种养生饮食餐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