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文化漫谈
葫芦,古称瓠、匏或壶,又写作壶卢、蒲芦、胡卢等。“古人以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葫芦的品种做了具体的区分。
葫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多年。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壶字,呈葫芦形。《诗经》中的“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匏有苦叶》),“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七月》)是记载葫芦的最早文字。孔子也曾面对葫芦发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感慨,后以“匏系”“匏瓜”比喻无用之物或赋闲在家。
“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 (王祯《农书》)。作为一种古老的蔬菜,葫芦在古时的食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子在《立政》篇中提出了“瓜瓠、荤菜、百果不具备,国之贫也;……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国之富也”的见解,《汉书·食货志》中也提及在边角地种植“瓜瓠果蓏”,还将瓠制成脯,当作干粮储备,“蓄积以待冬月时用之也”。
“举无弃材,济世之功大矣”(王祯《农书》),葫芦除了食用外,还被制成各种容器来盛水、盛酒、盛药、盛粮食、盛鸣虫等。“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这是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述的惠子的话。意思是大瓠用来盛水浆,坚硬程度不能保全自身;剖开做瓢,又太大无处可放。惠子借“大瓠”这种容器来比喻庄子,是为了讽刺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古代婚礼上,新婚夫妻要将葫芦剖成两个瓢,用红线相连来饮酒,称为“合卺”;《水浒传》?“火烧草料场”一节也有林冲用葫芦打酒的描写。
成熟的小葫芦常用作鱼网的浮子,大葫芦常用作浮水的用具。人们在过河或捕鱼时,腰旁系上葫芦,当作救生工具。所谓“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就是这个意思。葫芦还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指笙类乐器,至今南方的少数民族中还有遗存。葫芦的藤蔓、卷须、叶、花、果瓤及膜、种仁、干壳等可作药用,能治水肿、蛀牙、痈疽恶疮等疾病。葫芦也是重要的武器?,古代兵书中记载了不少“形类葫芦”的火器和直接用葫芦制作的火器。
葫芦果实圆润饱满、结子繁多,又与福禄谐音,因此被国人看作繁茂美满、人丁兴旺、幸福如意的吉祥物。?葫芦是道神或仙人最具特征的伴物,八仙中的铁拐李、跨鲤渡海的琴高、太上老君等身边都有配挂;很多道观及佛庙常在屋脊或顶上放置瓷质或陶制的葫芦,葫芦又有了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作用。
葫芦谐音糊涂,宋元时民间俗语与“葫芦提”一词,意思是糊里糊涂、不明不白。曹雪芹巧妙地引入《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让标题语义双关,既指葫芦僧居住的葫芦庙,又隐喻后文胡乱地判断案子。
古代文献中还有不少与葫芦有关的神话传说,《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始祖,是一条名叫盘瓠的狗和高辛氏的女儿。“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这个神话在三国时代徐整的《三五历记》中有所不同,“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盘瓠变成了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从一个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