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中医药与历史、文学、艺术关系密切

中医药与历史、文学、艺术关系密切

中国医学与历史、文学、艺术向来颇有渊源,中医药以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表现自然科学知识的特点,在这个方面得到了突出的反映。
中医临床与养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中医学认为,“和”的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体正常和谐状态的反映,“不和”即为病态;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和法”。

“节”的中心思想是自然、社会和人体的运动呈现出有规律的态势,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及人体的生命现象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有规律地表现出来。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节气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表现出显著的节律性,主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因时制宜,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

书法与中医在哲理上也有共通之处,如阴阳学说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书法,蔡邕《九势》:“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用于表现书法、体现自然的两大基本颜色——黑、白,分别为阴阳之属,书法中之执笔、运笔、用墨、结体、章法、布局、风格诸方面,其间的种种关系,也无不遵循和体现着阴阳的相对相依、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书写工具是毛笔,医家为给患者看病开方,必须具备读书写字的基本功,旧时老中医有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因此从古至今既是医药学家又是书法家的不乏其人,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邀、傅山、何鸿舫等,尤其是傅山,不仅医术高明,在医药界享有盛名,而且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著名书家书写的与方药、病症、养生等内容有关的墨迹在书法艺术宝库中屡见不鲜,著名的如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苏东坡《覆盆子帖》、黄庭坚《方药墨迹》、傅山《三垣兄方》等,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近代擅长书法的名医有范文甫、谢利桓、丁甘仁、萧龙友、恽铁樵、王仲奇、施今墨、顾筱岩、徐小圃、秦伯未、程门雪等,他们的书法皆臻上境,留下的方笺被人们当作书法墨宝收集珍藏,其书法作品多表现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崇高理想与济世活人的高尚医德。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  书法  医学  方剂  名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医古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