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

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方言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方言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既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长期宣传的结果,也和群众对中医的理解密切相关,读来饶有趣味。

攀睛和眵目糊

刚当乡村医生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患者说“攀金眼”这个名词,以为是“眼冒金星”或者是“飞蚊症”之类的疾病。直到有个患者来找我,说得了“攀金眼”,问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我才明白,原来是“翼状胬肉”,中医称之为“胬肉攀睛”,简称“攀睛”。河南方言中“金”和“睛”区分不明显,故而将“攀睛”说成了“攀金”。

“胬肉攀睛”因目中胬肉由眦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而得名,病名见于《银海精微》一书。“胬肉攀睛”常见于老年人,和紫外线照射、风沙和尘埃等慢性刺激有关,老家的农民长期在田野劳作,故而患此病者较多。西医治疗“胬肉攀睛”多用手术;中医认为,“胬肉攀睛”和心肺两经风热壅盛、恣嗜五辛酒浆导致脾胃壅滞湿热上蒸于目、过度劳欲耗损心阴以致虚火上炎等因素有关,通过辨证治疗,常可取得不错疗效,使患者避免手术之苦。

在河南方言中,称眼屎为“眵(chī)目糊”。眵的本意,就是指眼睛分泌出来的液体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眵目糊”一词形象地表现出眼屎过多,糊住眼睛,睁眼困难的形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称“眵目糊”为“目眵”,如苏洵《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烂漫走尘土,耳嚣目眵昏”,描写因舟车劳顿而“目眵昏”。

中医对“目眵”也多有论述,《诸病源候论》论述了目眵的成因:“夫目上液之道,腑脏有热,气熏于肝,冲发于目眦睑,使液道热涩,滞结成眵也”。《圣济总录》记载了目眵的辨证论治:“治脏腑挟热,冲发于目,津液结滞而成眵,泽泻丸方”;“治风热冲肝,上熏于目,结成眵,羚羊角散方”等。

湿犯疙瘩和糠疮

在河南方言中,称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为“湿犯疙瘩”,“疙瘩”是说明这类疾病的体征表现:在皮肤上长出来疙瘩一样的“疹”;“湿犯”则是说明这类疾病的病因:因“湿”这种致病因素引起。很显然,“湿犯疙瘩”一词,既有古代中医的科普,也有群众对这类疾病的理解。

湿邪是“六淫”之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湿邪为病,长夏居多,多伤及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湿疹、脚气等。此外,湿浊内生是指由于脾气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机变化,是内生五邪之一。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中医将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称为湿疮,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河南方言中的“糠疮”,并非西医所指的白色糠疹或玫瑰糠疹,而是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是过去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故而得名“糠疮”。国家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但仍时有发生。

将麻疹称为“糠疮”,具有中医明显的传承色彩。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将麻疹称为“麸疮”,载:“又其次麸疮子是也,如麸片,不成疮,但退皮耳,以其不成疮,故俗谓之麸疮”。明代已经将麻疹称为“糠疮”,《景岳全书·麻疹》载:“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经受证,脾与肺也,内应于手足太阴,外合于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间戾不正之气,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异,在苏松曰沙子,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广曰麻,在山陕曰肤疮、曰糠疮、曰赤疮,在北直曰疹子。”清代《医学集成》进一步论述曰:“凡人咳嗽喷嚏,面肿腮赤,眼泪鼻涕,呵欠闷烦,乍凉乍热,手足稍冷,恶心呕吐,即为麻疹之候。”

热风和着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病因不同,但临床症状相似,大都可以归入中医“感冒”的范畴。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所致,临床大致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等。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等。在河南方言中,常将风寒感冒称为“着凉”“偏凉”或“受凉”。

风热感冒表现为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头痛、微恶风寒、或有汗、咽喉疼痛、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在河南方言中,常将风热感冒称为“热风”。

普通群众能将感冒区分为“热风”和“着凉”,已经表现出较高的中医素养。但说这些方言的群众并不一定知道这些来自中医,只是口口相传而已。比如,我看过一篇介绍河南方言的文章,将“感冒”记述为“热疯”,不禁哑然失笑,显然,作者不知道“热风”来源于“风热型感冒”。

中医很早便将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伤寒论》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列桂枝汤、麻黄汤进行治疗。《诸病源候论·风热候》将风热感冒称为风热病,指出“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

赶老犍和疟疾

历史上,河南是疟疾的高发区。韩愈是河南焦作孟州市人,对疟疾尤其反感,他曾作《遣疟鬼》诗对疟疾进行谴责痛骂,在诗中,他将疟疾称为“不肖子”,说其是“求食欧(呕)泄间,不知臭秽非。”对待疟疾,韩愈毫不留情:“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韩愈希望通过写这首诗,“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驱赶疟疾,换来健康,可惜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群众卫生运动,消灭蚊虫,积极治疗疟疾患者,最终在80年代将疟疾彻底消灭。

在河南方言中,将疟疾称为“赶老犍”,有顺口溜:“听我说说赶老犍,忽冷忽热把人缠。寒来便会打颤颤,关节肌肉都疼酸。”

我曾经对将“疟疾”称为“赶老犍”感到很迷惑,直到有一天读《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不禁豁然开朗。文中“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可能指的是疟疾导致的脾肿大;“咳逆”可能指的是疟疾发热期导致的顽固性呕吐;“季夏戊己日得之”正好和疟疾夏秋季的发病时间相符。河南方言中的“赶老犍”可能来自中医的“肝积”,因为病因在“积”,所以在前面用“老”以示痛恨。在长期的流传中,“肝老积”的读音发生了变异,于是成了“赶老犍”。

中医药对疟疾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疗效。甲骨文中已有“疟”字的记载;《素问》有《疟论》《刺疟论》等专篇;《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常山有治疟的功效;《金匮要略》以蜀漆治疟,提出疟母这一病症,其治疟的白虎加桂枝汤和治疟母的鳖甲煎丸沿用至今;《肘后备急方》提出了瘴疟的名称,并最先采用青蒿治疟;《诸病源候论》提出了间白疟的病证名称;《千金要方》除制订以常山、蜀漆为主的截疟诸方外,还用马鞭草治疟等。屠呦呦受到《肘后备急方》相关记载的启示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更具有卓效,受到世界的重视,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宋代诗人方回《读素问十六首》诗曰:“《素问》虽医书,读之患不精。大可用人国,小亦可用兵。”在古代,中医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从方言中还可窥见一斑。今天,提高群众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需要大力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历史  中医药文化  河南方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从古人制丸药品味“匠心”        下一篇: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