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的特点
“文献”这个词有几种解释,一是指典籍,一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亦可以解释为与某一学科有关的图书资料。比如甲骨、铜器的铭文、竹简、石碑及书籍、磁带、缩微胶片等都叫文献。凡是人类的知识和思想用文字、图形等手段保存和记录下来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的载体,都可以叫文献,属于中医药学方面的就叫中医文献。中医文献大致有以下特点:
年代久远 现存中医著作中,《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及竹简《养生方》等著作,其成书年代较《内经》更早,现读的中医古籍也多是几百年前的著作。
数量繁多 据1986年卫生部在全国调查结果显示,现存有一万种左右的古籍,此外还有期刊杂志、内部资料等,在史传、地方志、稗官野史、笔记丛谈类书中也都收载有与医有关的资料与医方、医案、医论和医学杂记等。
文字古奥 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古典医籍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蕴意精深,故要在“小学”上下功夫,要具有一定的古汉语水平才能学好古典文献。
对外交流 中医对外交流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不仅派人来学习,而且还有研究中医的著作,如《中国医籍考》《东医宝鉴》《医方类聚》等。近几年除东方国家外,中医在其他西方国家亦普遍得到重视,中医文献资料被译为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
中医文献发展目前处于鼎盛时期。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及学苑出版社等为代表,出版了许多中医古籍,并在整理和研究中医文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中医药学术期刊已呈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这些中医药文献给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为传播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文献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独活的禅意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