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与晕动病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颇为精彩的故事,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赤壁之战的胜败原因很多,军事家、历史学家自有定论。不过,从医学角度上看,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对“晕动病”和“水土不服”没有足够的认识。
第45回中,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北方各州兵马共83万,船骑并行,行军到长江沿岸赤壁,与孙刘联军5万人隔江对峙。最后曹操却大败于赤壁,逃走华容道,险些丧命。分析曹操众多的失败原因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对北方士兵的晕动病认识不足。曹军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根本立不住脚。
第38回“庞统巧授连环计”,当时曹操的军士因水土不服,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俱生呕吐之疾,曹操正为此事焦急。周瑜派庞统到曹营去施“连环计”。庞统对曹操说:“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曹操再三向庞统请教解决方法,庞统说:“我有一策,可使大小水军不再生病,安稳成功。”曹操大喜,请问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曹操传令,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北方士兵闻之,俱各喜悦。
“北方士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此病就是晕动病。战船钉作一处,虽然减轻了颠簸,却中了敌军之计,埋下了“火烧赤壁”的祸根。
曹军不习惯乘舟,易患晕动病的弱点,其实早被诸葛亮和周瑜分析到了。第43回中,诸葛亮指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且北方之人不习惯水战。”第44回中,周瑜对孙权分析说:“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兵不熟水战,操舍鞍兵,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
曹操虽然机谋多变,兵多粮足,但正如诸葛亮所说:“为将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他不能知己知彼,为了防止北方士兵的晕动病,却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后中了黄盖的“苦肉计”,终于导致“火烧赤壁”的惨败结局。
在今天的部队里,不论海陆空军都有荡秋千、爬绳梯、坐转椅、荡摇船、滚翻轮等训练课目。当时曹操如果有这方面的知识,也许就不会用铁环大钉锁住船只来防止晕动病了,赤壁之战的结局也许会改写。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白果:银杏著子三十载 下一篇: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