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咽属胃”理论探析

“咽属胃”理论探析

“咽属胃”亦可以指由于内伤所导致的疾病在咽喉部的表现,例如内伤杂病中与“胃”有关的梅核气、喉痹、乳蛾、喉风等疾患。

古代医家对于“咽喉”的认识比较笼统,定义不够明确。古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咽、喉分称,此时喉和咽分别为气息和水谷的通道;古人有时把咽、喉合称,这时所说的咽喉与现代解剖学中的咽喉部位相似。现代解剖学认为咽是消化管上端膨大的部分,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平环状软骨弓)的高度连于食管,从上到下分别为鼻咽、口咽、喉咽。

咽属胃理论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杨上善对该条注解为:“肺为天也,喉出肺中之气呼吸,故主天。脾为地,咽出脾胃噫气,故主地”。张介宾说:“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咽为胃系,所以受水谷,故下通于地”。“天”指“肺”,又因为“喉为肺系”,故“喉属肺”;“地”指“脾、胃”,又因为“咽为胃系”,故“咽属胃”。

后世医家对于“喉属肺,咽属胃”的理论也有颇多论述。例如《张氏医通》中记载:“喉以纳气,故喉气通于天。咽以纳食,故咽气通于地……凡经言喉痹者,谓喉中呼吸不通,言语不出,而天地闭塞也。云咽塞,云嗌痛者,谓咽喉不能纳唾与食,而地气闭塞也。云喉痹咽嗌痛者,谓咽喉俱病,天地之气并闭塞也。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该条内容解释了喉疾对肺系的影响和咽病对胃系的影响,反向描述了“喉属肺,咽属胃”的理论。

《张氏医通》又云:“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医碥》谓:“咽在喉后,主纳食,胃之系也;喉在咽前,主气出入,肺之系也。”这两段内容对咽和喉的位置做了形象的描述,对咽的认识与现代解剖学内容基本一致。《喉科指掌》中有喉舌分经说,“喉有二孔,左为咽,属胃(纳食之关)。右为喉,属肺(纳气之关)。”该条内容从经络的角度说明了喉与肺相关、咽与胃相关。这些著作进一步地阐释了“咽属胃”的理论,并由此可推出:咽属胃系,治咽时当以治胃为本。

咽是消化道的一部分,在中医学中我们对作为六腑之一的“胃”功能的论述接近于西医学上消化系统的某些功能,而不仅是指形态学上的胃,这正与“咽属胃”的理论相吻合。“咽属胃”是古人通过对以古代解剖学为基础的形态学的深入研究,观察到人体器官的某些机能。以古代解剖学为基础,人们通过察外知内、取象比类、整体观察的思维方法和长期的生活实践来认识的人体机能、解释人体复杂且深奥的生理病理现象。古人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来验证“咽属胃”理论,并促进该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对咽属胃的认识

胃为水谷之海,可受纳腐熟水谷,若胃气虚弱,脾胃运化失调则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咽喉失养;或过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致使脾胃蕴热,蒸灼咽喉;脾胃虚弱或过食肥甘易助湿生痰,痰湿易阻滞气机,痰气互结于咽喉,发为咽疾。“咽属胃”亦可以指由于内伤所导致的疾病在咽喉部的表现,例如内伤杂病中与“胃”有关的梅核气、喉痹、乳蛾、喉风等疾患。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咽属胃  咽喉部  梅核气  喉痹  乳蛾  喉风  内伤杂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儿肛门痒须将蛲虫防        下一篇:香附经典对药18组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