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槟榔 大腹皮:利水行气 消积导滞

槟榔 大腹皮:利水行气 消积导滞

槟榔、大腹皮为临床治疗气滞水壅的同株药对。

槟榔大腹皮为临床治疗气滞水壅的同株药对。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主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等多种成分。

大腹皮为槟榔的果实的干燥果皮,性温,味辛。归脾、胃、小肠及大肠经。具有行气宽中, 行水消肿的功效。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槟榔碱等。

配伍功效

槟榔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证,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正如《本草纲目》云:“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息。疗诸疟,御瘴疠。” 槟榔还可用治水肿,脚气肿痛。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如疏凿饮子(《济生方》);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如鸡鸣散(《证治准绳》),《药性论》曰:“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除此之外,还有杀虫,截疟之功, 《名医别录》载:“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 大腹皮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经,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常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本草纲目》曰:“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 《本草经疏》亦曰:“ 方龙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膈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故二药伍用,辛散相合,相须为用,利水行气,消积导滞。

临证运用

用于小儿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形成积滞疳积;饮食留滞所致的冷热不调,痰逆痞闷,心腹刺痛,喘满膨胀,泄利羸困,不思饮食之癥癖(腹部包块);腹大胀满,绷急难忍,呼吸不利,或呼多吸少,皮色苍黄之肿胀(水肿);湿浊壅结, 水邪侵肺,水湿壅盛泛溢表里所致全身水肿,二便不利,故呼吸喘,口渴(急性肾炎水肿);血蛊、气鼓(肝炎、 肝硬化腹水);小肠膀胱偏坠,奔豚气,胃胀,心气疼痛(神经官能症、冠心病);脚气,肺胀咳嗽,吐血鼻衄,肠风下血(便血);五淋腰疼,妇人赤白带下,癥瘕血块。水湿壅盛,泛溢表里之喘粗气急,大小便不利,黄胖病(钩虫寄生)等。

①用于形体消瘦,饮食异常,面黄发枯,精神萎靡之腹胀疳积,可用槟榔、大腹皮与三棱莪术等配伍。三棱莪术汤: 青皮、三棱、莪术、北柴胡半夏、大腹皮、秦艽、净香附、陈皮、紫苏、青木香枳壳、槟榔、甘草,治外脾胃虚损之疳积。

②水、瘀、食、气互阻,胸膈饱闷,腹大胀满,癥瘕积聚,呕吐作痛。大腹皮、槟榔与枳壳配伍治疗癥瘕。大腹子汤: 大腹皮、槟榔、枳壳、芍药、人参知母、陈皮、甘遂治癥癖腹满,小便不利。

③五皮饮: 陈皮、桑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云白术、白槟榔,治外邪入侵,水湿潴留之小儿水肿。茯苓导水汤: 泽泻、赤茯苓、白术、麦门冬、紫苏、木瓜、槟榔、陈皮、砂仁、木香、大腹皮,治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厚朴槟榔汤: 厚朴、槟榔、半夏、陈皮、泽泻、附子、木瓜、木香、甘草、大腹皮、珠参,治疗脾胃不和所致之肿胀。

④心腹胀痛,可用槟榔、大腹皮与香附、藿香等药配伍,如利生丸: 茅苍术乌药、香附、 藿香、陈皮、砂仁、草果、归身、枳壳、白茯苓、木通、鸡心、槟榔、粉甘草,治疗心腹胀痛,风痰喘嗽,膈食呕酸,赤白痢疾,疟疾为宜。

⑤喘粗气急,大小便不利,可用槟榔、大腹皮与茯苓等药配伍,如疏凿饮子: 槟榔、大腹皮、茯苓皮、椒目赤小豆、秦艽、羌活、泽泻、生姜,可治水湿内停之浮肿,喘息,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毒副作用

气虚下陷者禁服。槟榔有极强的杀虫作用,《本草约言》曰:“槟榔,入胸腹破滞气而不停,入肠胃逐痰癖而直下,能调诸药下行,逐水攻脚气。一云能杀寸白虫,非杀虫也,以其性下坠,能逐虫下行也。” 《本草蒙筌》曰:“槟榔,久服则损真气,多服则泻至高之气,较诸枳壳、青皮,此尤甚也。” 故脾肺气虚,气虚下陷者勿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槟榔  大腹皮  气滞水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治疗慢性胆囊炎忌过用苦寒药        下一篇:司天麦门冬汤降血压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