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持续低热治验一则

持续低热治验一则

中医认为内伤发热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常。患者多处就医,医者未查明脏腑阴阳之虚实,故而多治无效。

李某,女,49岁,自2020年1月初患无名低热,胃脘灼热,精神困顿,纳差,恶心。于多处医疗机构治疗,症状始终未见好转。2020年3月14日,初诊:患者自述全身不适,持续低烧、体温一直持续在37.3℃~37.5℃,精神萎靡,头痛头晕,两眼黯黑无神,面色苍黄,胃脘部发热且时有刺痛,乏力,纳差,恶心、口干口渴,盗汗,舌体暗淡,两侧有瘀点,舌苔薄黄,脉细数。辨证:胃热夹瘀,气阴两虚。治法:清热化瘀、益气养阴。

自拟处方:炒栀子10g,黄连5g,牡丹皮12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槟榔10g,生牡蛎30g,白扁豆12g,生甘草6g,砂仁10g,生地15g,熟地15g,太子参15g,五味子15g,牡丹皮12g,浮小麦60g。3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

2020年3月19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大减,患者全身舒适、精神大好,面色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头晕头痛消失,胃脘部已无发热、无刺痛,但纳差、食后恶心、口干口渴依旧。辨证为:胃中瘀血渐消,但胃热尚存,胃热上逆而致呕,胃热伤津而致口干渴。遂将上方去山楂、麦芽、砂仁,加炒鸡内金10g,天花粉15g,藿香10g,姜竹茹10g,麦冬10g。5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

2020年3月26日三诊:服药后,纳差、饭后恶心已除,又增盗汗,舌体暗淡、两侧瘀点尚渐消,面色正常,但两眼仍黯黑无神、舌苔薄黄但已无厚腻。辨证为:胃中瘀热渐消、气阴仍较不足。遂将上方增损:炒栀子10g,黄连5g,槟榔10g,焦神曲10g,生牡蛎30g,白扁豆12g,生甘草6g,生地12g,太子参15g,牡丹皮12g,炒鸡内金10g,天花粉15g,姜竹茹10g,山茱萸10g,熟地15g,丹参12g。7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服药完毕后,患者已恢复正常。

按:中医认为内伤发热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常。患者多处就医,医者未查明脏腑阴阳之虚实,故而多治无效。初诊时,患者虽然持续低烧,但运用整体观念,发现其胃脘部发热且时有刺痛,两侧有瘀点,舌苔薄黄,此为胃有瘀热,瘀则不通、故而刺痛,瘀留目络、目失所养,故两眼黯黑无神;热伤津液,故口干口渴;精神萎靡,头痛头晕,面色苍黄,乏力,纳差,舌体暗淡,脉细数,此为气阴两虚。所以患者持续低热,实为胃中瘀热及气阴两虚共同导致。故采用清胃热化瘀血、益气养阴之治法。用栀子、黄连清胃中热邪,丹皮清热化瘀,槟榔、焦三仙、牡蛎、白扁豆、生甘草、砂仁和胃消食健脾,太子参、五味子、生熟地、浮小麦益气养阴、固阴敛汗,防止出汗太多,更伤津液,而至气阴更虚。复诊时,患者诸症大减、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口干渴,且食后恶心,说明胃热仍在,且有上逆之趋势,故加善治胃热上逆的竹茹、芳香止呕的藿香以及清胃热、止渴生津的天花粉,去焦三仙,代之以内金,去生地,代之以清养胃阴的麦冬。三诊时,患者食后恶心已除,但又增盗汗,故加山茱萸、丹参,加强滋阴敛汗、清热化瘀的作用,药后诸症痊愈。所以临床遇到低热的患者,不可一味清热泻火,而应谨察阴阳气血之盛衰,明晰脏腑之寒热虚实,而后方可抓住疾病之本质,精准用药,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持续低热  内伤发热  阴阳气血  脏腑功能失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梅国强活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咳喘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