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倪蔼然临床常用药对

倪蔼然临床常用药对

连翘苦寒,虽能疏散风热,但无走窜之性,与忍冬藤相伍,能使体内郁热宣透疏散于外。临床运用指征是舌边尖红。

倪蔼然系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5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常用药对经验介绍如下。

忍冬藤连翘

忍冬藤为忍冬的干燥茎枝,又名金银花藤,性味苦,微寒,功用与金银花相似,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因其为藤类药,走窜通络之性较强;连翘苦寒,虽能疏散风热,但无走窜之性,与忍冬藤相伍,能使体内郁热宣透疏散于外。临床运用指征是舌边尖红。郁热轻者,常用忍冬藤12克、连翘10克,重者用忍冬藤15克、连翘12克。

莲子心、龟板

此乃仿交泰丸(黄连肉桂)之意而创。莲子心,《玉楸药解》谓其“苦寒泻火,治心烦上热证”,功能清心安神,较之交泰丸中的黄连更兼安神一功;龟板,咸、甘、微寒,能益肾滋阴潜阳,效同交泰丸之肉桂引火归元,但龟板益肾阴之力尤胜。莲子心配龟板,清心火而滋肾水,火降水济而心肾交。临床常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症见舌尖红甚而少苔干燥。

鳖甲石菖蒲

倪蔼然用此二药治夜间遗尿。他认为夜间遗尿主要是因为膀胱失约,而制鳖甲能入任脉,任脉循行过膀胱,能固约膀胱。而石菖蒲则取其开窍醒神一效,使其夜睡有尿意时能自行苏醒而排尿,因为夜间遗尿者往往是神经兴奋性降低,因此用石菖蒲促进其自主苏醒排尿。临床常用量为制鳖甲、石菖蒲各12克。

黄芪红景天、冬瓜子

三药均入肺经,其中黄芪补益肺气,红景天益气通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抗缺氧、抗心肌缺血作用,能有效提高携氧能力,从中医角度来看,肺朝百脉,补肺气以助心行血,此即红景天益气通脉之义。冬瓜子,为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能清热化痰,排脓利湿。三者相伍,共奏顺性养真排浊之功,其中黄芪补气养其真,红景天益气通脉顺其性,冬瓜子化痰排脓排其浊。临床用于肺功能不全者、肺气虚兼痰者以及雾霾天气感染呼吸道疾病者。常用量为黄芪、红景天、冬瓜子各15克。

地丁、公英、马齿苋

此三药为治疗疔疮要药。三药均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玉楸药解》谓“地丁行经泻火,散肿消毒,治痈疽瘰疬,疔毒恶疮。”蒲公英亦能消恶疮结核而散滞气,马齿苋凉血而散肿,三药相合,是取五味消毒饮之意。只要辨证为火热毒盛所致痈肿疔疮,皆可应用。常用量为地丁、公英、马齿苋各15克。

石菖蒲、甘草

倪蔼然常用此二药治疗虚性耳鸣。石菖蒲,《神农本草经》谓其“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开心孔者,心本开窍于舌,但舌并非为窍,故有心寄窍于耳之说(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言“心为耳窍之客”);且本经明言其能通九窍而明耳目,又能补五脏,五脏充盛则能濡养四肢九窍,故其与甘草相配能开窍以利耳。常用量为石菖蒲20克,甘草10克。

枳实白术荷叶

此三药为倪蔼然从枳术丸化裁而来,原方为丸剂,“枳实三分、白术一两为细末,荷叶裹之,烧饭为丸如桐子大。主治老幼虚弱,食不消,脏腑耎”(《阴证略例》)。倪蔼然将之改入汤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腹胀满。白术甘温,健脾益气;枳实破气消积散痞;荷叶利湿升阳,《本草纲目》谓其“生发元气,禆助脾胃”,三药相合能健脾益气,消积除满。临床常用量为枳实10克,白术12克,荷叶10克。

紫菀当归

倪蔼然临床常将此药对用于治疗肠燥津亏、干结难下之便秘。当归补血以润肠通便,紫菀润肺下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得下则腑气得通,此乃下病以治上也。二者配合降气通腑润肠,临床用之多效。常用量为紫菀30克,当归15克。

葛根姜黄威灵仙

此三药为治肩臂诸痛之要药。威灵仙,《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其“可升可降,为阴中之阳,故于经络无所不入”,其辛散温通,性猛善走,能通经络而止痛。姜黄辛散,温通经脉,通行气血而通络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葛根通经活络,善入肩背颈项,三药相伍,既能通行气血,又能祛风除湿,故无论是气血瘀滞之肩臂疼痛,抑或是风湿痹阻之肩臂疼痛,用之皆效。

陈皮、甘草

陈皮,《长沙药解》谓其“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功能理气和胃。甘草甘缓调其中,调和诸药,二者相配既能和胃,防止药后格拒呕吐,又能助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药效。常用量为陈皮10克,甘草4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连翘苦寒  倪蔼然  药对  舌边尖红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李佃贵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        下一篇:滋阴益肾汤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