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G --> 葛根

葛根

葛根用于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 陶弘景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被面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

2.《唐本草》:葛虽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DUAN,颈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

3.《滇南本草》:葛根,味甜者甘葛,味苦者苦葛。

4. 苦葛根为同属植物云南葛根 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

【拼音名】Gě Gēn

【英文名】Root of Lobed Kudzuvine,Root of Thomson Kudzuvine,Kudzuvine Root,PUERARAE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采收和储藏:栽培3-4年采挖,在冬季叶片枯黄后到发芽前进行。把块根挖出,去掉藤蔓,切下根头作种,除去泥沙,刮去粗皮,切成1.5-2cm厚的斜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

【原形态】

1.野葛 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m。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cm,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cm,宽7-10m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cm,宽8-1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cm,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cm。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cm,宽1-1。2cm,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边草丛中及较阴湿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强,在向阳湿润的荒坡、林边都可栽培。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的夹沙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扦插、根头、压条、种子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和根头繁殖为常用。扦插繁殖:在冬季采挖葛根时,把较粗大的藤子割下,剪去头尾,选取中间健壮部分,剪成长33cm的短段,每段有2-3个芽,埋于湿润的细沙中,堆藏阴凉湿润处,清明前后发芽时,取出栽种,按行殊距各0.6-1m开窝,施堆肥或木灰,每窝栽插条2-3根。根头繁殖:在采挖时,把葛根头切下10-12cm作种,随挖随栽,每窝栽种1株。

田间管理 栽后第1年松窝3次,第五次在出苗后,第2次在6-7月,第3次在冬季落叶后。以后每年只进行2次,第1次在早春发芽时,第2次在冬季落叶后。在每次中除后,施追肥三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当茎藤长约65cm时要摘去顶芽,以促使多发侧藤,有利块根生长。

病虫害防治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葛根  外感发热  头项强痛  麻疹初起  高血压  冠心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葛根        下一篇:葛根

>> 返回中药词典G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