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山药
广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薯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或褐苞薯蓣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取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也有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水浸2-3小时,取出,用竹刀刮去外皮,晒至全干,即为毛广山药;或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切成长20-25cm,晒干,打光,习称“光广山药”。产广东、广西、福建。
【中药名称】广山药
【中药学名(拉丁名)】DIOSCOREAE RHIZOMA
【别 名】山薯、参薯
【所属功效类】补虚药
【科属】薯蓣科
【分布区域】产广东、广西、福建。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山薯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或褐苞薯蓣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的干燥根茎。(《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分布产地】产广东、广西、福建。
【入药部位】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取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也有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水浸2-3小时,取出,用竹刀刮去外皮,晒至全干,即为毛广山药;或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切成长20-25cm,晒干,打光,习称“光广山药”。(《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类圆柱形、不规则圆柱形或块状,有的略扁,稍弯曲,长5-30cm,直径1-7cm。表面栓皮常刮去,显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有皱纹及须根痕,有的残留未除尽的栓皮。体重,质较松而不结,用手摩擦或刮之较易脱粉,易折断,断面白色或淡黄色,粉性,呈颗粒状,散有少量棕色点状物。气微,味微甘、微酸,嚼之稍黏。(《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功效】
广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麸炒广山药:补脾健胃。(《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主治】
广山药: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炒广山药: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用法用量】15-30g。(《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贮藏保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中药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道地性】非道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广山药 脾虚食少 久泻不止 肺虚咳喘 肾虚遗精 虚热消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