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H --> 红芪

红芪

红芪用于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
,11-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亚麻酸甲酯(linolenic acid methyl ester),硬脂酸甲酯(stearic methylester),山yu酸甲酯(behenic acid methyl ester),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氧(口占)吨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3',4'同一羟基黄酮(3',4',3,5,7-pentahydroxyflavone),熊果酸(ursolic acid),阿魏酸二十四醇酯(lignoceryl ferulate),3,4,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3,4,5-trimethoxy-cinnamate)。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加0.2%三酮溶液2滴,至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3g,加水15ml冷浸过夜,滤过,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以乙醇溶解成每ml含1mg的对照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点于同一硅酸G薄层板上,以乙醇-氨水-水(7:1:2)展开,展距20cm,取出晾干,喷雾吲哚醌试剂,105℃烘烤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红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痈疽难溃难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益气补中蜜炙用。

【临床应用】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塘,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痛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摘录】《中华本草》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红芪  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久泻脱肛  纳洼善马  真盘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红芪        下一篇:红鸡踢香根

>> 返回中药词典H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