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
商品规格,通常分原装血竭和加工血竭。原装血竭为原产地印度尼西严经初加工所得的团块,一般不含外加辅粒,质量较优,目前进口已不多见。加工血竭为原装血竭在新加坡掺入辅料经加工而成,并多用布袋扎成类圆四方形,底部贴有手牌、竽冠牌等金色商标。时口血竭主要为加工血竭,过去按商标分规格,现改用按质量分两个等级。
【炮制】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除去杂质,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雷公炮炙论》:骐驎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凡无瘀血者慎服。
【附方】1.七厘散(《良方集腋》),活血散瘀,止痛止血,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积压,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2.麒麟血散(《圣惠方》),主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者。3.血竭散(《圣济总录》),主治一切恶疮,年深不愈。4.血竭散(《杨氏家藏方》),主治痔漏疼痛不可忍。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4. 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5.《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瘛瘲。
6.《纲目》:骐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7.《本草经疏》:骐驎竭,甘主补,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故主破积血金疮,止痛生肉,主五脏邪气者,即邪热气也。带下者,湿热伤血分所致也。甘咸能凉血除热,故悉主之。苏恭主心腹卒痛,李珣以之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者,诚为此耳。
8.《本经逢原》:血竭,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血竭 跌打损伤 内伤瘀痛 痛经 瘰疬 臁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