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Z --> 蟑螂

蟑螂

蟑螂为蜚蠊科动物美洲大蠊、东方蜚蠊、澳洲蜚蠊的全体。

【出处】

1. 陶弘景,萤镰,形亦似魔虫而轻小能飞,本在草中,八月、多人人家屋里逃尔☆有两、三种,以作廉姜气者为真,南人亦吠之。

2.《唐本草》:萤镰,味辛辣而臭,汉中入食之,言下气。

3.《纲目》:萤煽,今人家壁间灶下极多,甚者聚至千百,身似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喜灯火光,其气甚臭,其屎尼甚。

4.《药对》云:立夏之先,萤镰先生,为人参、获苍使。

【拼音名】Zhānɡ Lánɡ

【英文名】Oriental Cockroach, Americah Cockroach, Australian Cockroach

【别名】蜚、蜚蠊、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偷油婆、酱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蜚蠊科动物美洲大蠊、东方蜚蠊、澳洲蜚蠊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2.Blatta orientalis Linnaeus.3.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采收和储藏:夜间在厨房、墙角、坑边、仓库等处捕捉,鲜且,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美洲大蠊,体长4-5cm,椭圆形而扁,红褐色,有光泽。头小,隐于前胸下,触角鞭状,超过翅的末端。前胸背圆形。翅发达,盖过腹部的末端,前翅较小,叶状,工质,有赤褐色的翅脉。后翅大,膜质,扇状。足长而侧扁。腹部各节后缘浓赤褐色。尾端有2长2短的尾毛,司嗅觉功用。

2.东方蜚蠊,体中型,长约25mm,全身黑色或暗褐色,前胸背板颜色一律;有短翅,雄虫不到腹部后端;雌虫只有1对小片。

3.澳洲蜚蠊,形态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浅褐棕色,全长约3.5cm。特点为:前翅基部的外侧边缘有明显的黄色宽纹带,触角短,不超过翅的末端。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居于家室内,特别是温暖有食物的地方。白昼匿居于阴暗隐蔽处,晚间出来活动,杂食性。能分泌一种特有臭味的油状液体。

资源分布:1.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各地。

2.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3.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性状】

性状鉴别(1)美洲蜚蠊,本品呈椭圆形,较大,长4.3-5.5cm。体红褐色,背腹扁平,头小,向腹面倾斜,触角1对,长线状,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前胸扩大如盾黄色宽带纹。足3对,侧扁,基节宽大,腿节有胫节上具刺,跗5节,末端有2爪;翅2对,膜质,前翅小,后翅大,掩盖腹端;腹部末端有尾须1对。质松脆,易碎。气微腥,味微咸。

(2)东方蜚蠊,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约 2.5cm,外表面深褐色,有油状光泽。

(3)澳洲蜚蠊,形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体褐棕色,体长约3.5cm。

【化学成份】

美洲蜚蠊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但中肠和脂肪体不含;还含美洲蜚蠊酮(periplanone)A、B和三种、肽类,定名为普洛克托林(proctolin),MI和MII。此外,还含锌。组织中含中性脂质(neutral lipid),多巴胺(dopamine),N-乙酰基多巴胺(N-acetyldopamine),多巴胺-3-O硫酸酯(dopamine-3-Osulfate)。

脂肪体含脂肪酸(fatty acid),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b、ab和a。此外,脂肪体还含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神经系统及神经组织含肽类(peptide),多巴胺,N-乙酰基多巴胺,色氨酸(tryptophan),5-羟色胺(5-HT),及一种-5-羟基-3-吲哚基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样物质。还含酪氨酸(tyrosine),神经索含脂肪酸(fatty acid)。

脑中含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多巴胺,5-5羟色胺,谷氨酸脱羟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ransaminase)。及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血淋巴含17种游离氨基酸,主要有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valine),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蟑螂  症瘕积聚  小儿疳积  喉痹  乳蛾  痈疮肿毒  虫蛇咬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蟑螂        下一篇:蟅虫

>> 返回中药词典Z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