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盘珠集》卷下
【处方】当归、黄芩(炙)、茯苓。
【功能主治】产后乍寒乍热,血虚而渴。
【摘录】《盘珠集》卷下
当归补血汤--《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薄荷5分,羌活5分,茺蔚子1钱,柴胡8分,蒺藜1钱,菊花8分,防风8分,甘草4分,生地黄2钱,当归1钱5分,白芍药1钱,川芎8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经行去血过多,肝经虚损,眼目涩痛,头痛眩晕,肿涩难开,生翳于黑睛上,或如粟米,或花翳白陷。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八
当归补血汤--《辨证录》卷十
【处方】黄耆5钱,当归1两,熟地5钱。
【功能主治】男子血少,面色痿黄,不能生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方中用当归为君,用黄耆为臣,佐之熟地之滋阴,是重在补血,轻在补气,自然气以生血,而非血以助气,气血两旺,无子者易于得子,根深本固,宁至有夭殇之叹哉。
【摘录】《辨证录》卷十
当归补血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当归、黄耆、柴胡、白芍药。
【功能主治】三阴久疟不愈,并一切血虚发热。
【注意】邪盛者不可用。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当归补血汤--《鲁府禁方》卷四
【功能主治】打伤,血气不足。
【用法用量】水1钟,煎服。有风,加羌活1两。
【注意】忌风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当归补血汤--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五,名见《玉机微义》卷五
【处方】糯米1合,当归(炒)1两,黄耆1两。
【制法】上细切,和停。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当归黄耆饮”,《景岳全书》引作“当归黄耆汤”。
【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五,名见《玉机微义》卷五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辩》卷中
【别名】黄耆当归汤、补血汤、耆归汤、黄耆补血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酒洗)2钱。
【药理作用】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新医药学杂志》(1979;3:56):从当归补血汤及单味药黄耆、当归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黄耆水煎剂组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当归补血汤水煎剂组稍逊于黄耆水煎剂组,而当归水煎剂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到明显差异。当归补血汤水煎剂组的作用稍逊于黄耆水煎剂组,并非由于当归存在拮抗作用,因为当归水煎剂组没有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现象,而可能是由于复方中黄耆的浓度较低的关系,当归补血汤水煎剂中黄耆含83%,而单味黄耆水煎剂中含100%。
【功能主治】补气生血。主治劳倦内伤,气血虚弱,阳浮于外,肌肤燥热,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洪大而虚,口舌生疮,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产后无乳;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用法用量】黄耆当归汤(《兰室秘藏》卷上)、补血汤(《脉因症治》卷上)、耆归汤(《周慎斋遗书》卷五)、黄耆补血汤(《产科心法》下集)。
【注意】阴虚潮热者慎用。
【各家论述】1.《医方考》: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家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耳。《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耆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耆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2.《成方便读》:如果大脱血之后,而见此等脉证,不特阴血告匮,而阳气亦欲散亡。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故以黄耆大补肺脾元气而能固外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当归补血汤 劳伤 血虚 产后血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 下一篇:当归补血散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