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基础 --> 中医竹家四兄弟

中医竹家四兄弟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基本简介】

竹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有着长期的食用和药用历史,

1998年(淡)竹叶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物名单”,以竹叶黄酮为内容物的“竹康宁”胶囊和片剂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了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境内有竹类40多属400余种,竹林面积约400万公顷。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多用途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竹叶在清.中记载:"竹叶主咳逆上气,疗筋急(疾),恶疮,杀小虫.......主咳逆上气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热也;疗筋急(疾),恶疮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气也,气化则百骸条畅,何有小虫之患乎." 清.中记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气热气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叶锐能散,味淡利窍,使心经热气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色青入胆,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

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国珍竹康宁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竹叶提取物高度浓缩了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服用:松花粉+竹康宁+养生

【主要功效】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主要功用】

⑴: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如导赤散)。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⑵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之燥热心烦,常配生石膏麦冬

【外形特征】

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功用主治】

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性味归经】

甘淡,寒。

①《别录》:味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无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经。

【主要作用】

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包括黄酮、酚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据相关研究报道,在“第二届国际天然抗氧化剂会议”上,国内外多位学者报告了关于天然生物黄酮对抗癌药引起的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抑制的影响,对冠心病患者微循环、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心肌出血的改善。

竹叶提取物有良好的工艺特性,易溶于热水和低浓度的醇,具有高度的水、热稳定性,加工适应性好,并且具有高度的抗氧化稳定性,在局部浓度大大超标时,也不会发生茶多酚样的促氧化作用。同时竹叶提取物具有典型的竹叶清香,清爽怡人,微苦、微甜。竹叶提取物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抗衰老产品及美容化妆品、饲料等领域。

竹茹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基本简介】

竹茹是中医药材,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沥

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集药、食两用的天然饮品。化痰止咳平喘药。制法为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无杂持者为佳。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清热化痰: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痰热中风,舌强偏瘫;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配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

【基本信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竹沥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制法: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药材: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者为佳。大部分地区均产。据文献记载,除淡竹沥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沥、慈竹沥等。

天竺黄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

【基本信息】

天竺黄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药用部位: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主产地: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天竺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天竺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采集: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天竺黄,晾干。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竹叶  竹茹  竹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猕猴桃的药用价值        下一篇:吃花祛湿热

>> 返回中药基础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