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与现代五个阶段。

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大发展及中外医学交流广泛等特点,在对病证及其原因和机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展及临床各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就中医理论的发展而言,一方面是通过对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继承与发展中医理论,如齐梁间人(一说隋人)全元起的《内经训解》、唐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 ·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以及王叔和孙思邈对《伤寒论》的整理与研究,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七卷,首载《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有关五运六气的篇章,不仅首倡五运六气学说,而且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等理论都有精辟阐述,其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是医学理论的创新与提高,如隋代巢元方等人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对疾病的病候、病机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病理学说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唐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是综合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医著,在脏腑辨证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此外,养生学发展至隋唐,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养精、调气、蓄神为中心的一系列防老益寿的经验和理论。

3.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前代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临证体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中医理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他在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说,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内容。

金元时期,中医学术界涌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理论的争鸣大大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完素(河间)、李杲(东垣)、张从正(子和)和朱震亨(丹溪),后世合称为“金元四大家 ”。

刘完素在系统研究《内经》运气学说和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火论”为特点的学术思想,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疾病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刘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后世温病学说的产生开创了先河。

张子和精研仲景《伤寒论》汗、吐、下三法,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 ”,故治疗疾病多以汗、吐、下三法攻逐邪实为主,反对滥用补药,后世称之为“攻邪派” “攻下派” 。

李东垣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之说,主张治疗疾病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方药,后世称之为“补土派”(“脾胃学派

”)。另外,李氏还提出了内伤发热的独特见解,认为它既不同于外感发热,又不同于阴虚发热,多因阳气不升,谷气下降,阴火上冲等所致,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亦颇有影响。

朱震亨集河间、子和、东垣之学,善治杂病,创见颇多。他受理学影响较大,并结合江南地土特点,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认为湿热相火为病,十之八九,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之为“养阴派”(“滋阴派 ”)。另外,朱震亨提出了“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的观点;他还认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 返回中医理论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