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的炮制方法
龙眼肉又名龙眼干、龙眼。载《神农本草经》。系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十爽不黏。
龙眼肉又名龙眼干、龙眼。载《神农本草经》。系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十爽不黏。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核壳。
【饮片性状】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微香,味甜。
【炮制作用】性味甘,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如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的归脾汤(《济生方》)。炮制后使药物洁净,保证用药质量。
【炮制研究】果肉(干)含水分0.85%,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质19.39%,灰分3.36%。可溶性物质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类(以洒石酸计)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和胆碱)6.309%等。其他尚含有蛋白质5.6%和脂肪o.5%等。龙眼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龙眼肉的炮制方法 龙眼肉 龙眼干 龙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