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流派 --> 经典杂病派为医门定法律的喻嘉言

经典杂病派为医门定法律的喻嘉言

喻嘉言为清初著名医家。他一生对《伤寒论》《金匮》有深入研究,所著之书论理透彻,文章流畅,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

喻嘉言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人。初治举子业,明崇祯中选贡生入京,未几清兵入关,遂隐于禅学,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与靖安之间,清初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颇盛,为清初著名医家。他一生对《伤寒论》《金匮》有深入研究,所著之书论理透彻,文章流畅,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

明末清初,理学之风逐渐衰落,实用之学复兴,喻氏受其影响,学说具有新意,他一反明代医家专论肾中元气的思想,转向重视胸中阳气,转向以经典理论来探讨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他在《内经》《金匮》关于“大气”论述的启发下,指出:“胸中为生死第一关”,他说,胸中的阳气即所谓大气,它主持肺的呼吸,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诸气,“大气一衰,则出入废,神机化灭,升降息,气立孤危”。他认为,大气之重要性,在《金匮》胸痹、心痛、短气门中已有阐发,但后人未能发其微。水饮阴寒之邪易蔽遏大气,当以附子桂枝麻黄薤白等通阳宣痹。从其论其药看,喻氏所说的大气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力衰竭”是相似的。

喻嘉言强调治病必先识病,他说:“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岐多而用眩”。他批评了时医不重视经典理论,惟以金元诸家为宗的不良倾向,他说:“《灵枢》《素问》《甲乙》《难经》无方之书,全不考究,而后来一切有方之书奉为灵宝”,说《丹溪心法》一书“群方错杂,则共宗之“。这些倾向,造

成了“一议药不议病之世界,其夭枉不可胜悼",故他在《寓意草》中专论“先议病后用药”以唤起人们对经典理论的重视。

从以上所述可见,喻氏作为经典杂病学的倡导者,在学术思想上是求实的,并已对明代医学作了批评,以后到了徐灵胎、陈修园笔下,批评就更明朗化了。

《医门法律》是经典杂病学的代表作之一。全书6卷,共有医论31首,医法260条,医律107条。所谓法,是阐明治疗之术和运用之机;所谓律,即分析和判断医家在临床易犯之过失,而提出的禁例。《四库全书提要》说“昌此书,乃专为庸医误人而作。其分别疑似,既深明亳厘千里之谬,使临证者不敢轻尝;其抉摘瑕疵,并使执不寒不热、不补不泻之方,苟且依违、迁延致变者,皆无所遁其情状”,所以,《医门法律》既是论病析治之书,又是一部为医生诊疗立法、定律、纠偏之作。从书的论治看,皆穷源《内》《难》两经、深究《金匮》。卷1首述诊法,注重色脉会参为其特点,文中有专论。其次申明《内经》法律、仲景律书,并附先哲格言67条,均为《内经》及后世有关诊治法则的内容。卷2-6分门叙述中寒、中风、热、湿、暑、伤燥、疟、痢、痰饮、咳嗽、关格、消渴、虚劳、水肿、黄疸、肺痈肺痿诸杂病的治法方药。选方大多为《金匮》方及后世验方,切于实用。由于此书对《金匮要略》多有发挥,故后世皆将此书作为内科及学习《金匮》的重要参考书籍。

喻氏临证擅用经方,《寓意草》所载病案大部为经方验案。他应用时或纯用一方,或合数方为一方,临机应变,颇为得手。如以理中汤治愈疟疾、痢疾、痞块、溺水,以旋复代赭汤治愈膈气,呃逆,以桃仁承气汤加附子、肉桂治愈伤寒坏症两腰偻废,等等,均值得效法。另外,他对夏秋季的痢疾,凡邪陷阴分,每用人参败毒散提邪达表,如逆流挽舟,此为东垣益气升清法的变法;又对秋燥伤肺的咳嗽、喘鸣、呕噎,主用清燥救肺汤,此方脱胎于仲崇竹叶石杏汤而增强了降气的作用,均为后人所推崇。

传喻氏杂病之学而有所发挥的,有徐彬、程林、尤怡等。徐彬,字忠可,1671年著《金匮要略论注》,行文浅显易晓,且能发表个人见解。旨在教人熟读仲景原著,而明杂病源流,以发扬其师喻嘉言《医门法律》的宗旨。程林,字云来,清代新安人,著《金匮要略直解》强调“读仲景《金匮》,必融会仲景《伤寒》,澄心年月,便领悟其旨趣,否则得此失彼,未详窥其要妙也,书中所引诸书,悉本汉唐医书,注解直截简切,义理详明,期于取用。尤怡,为喻氏再传弟子,著《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其学在喻氏之上,另文介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经典杂病派  医门定法律  喻嘉言  尚论篇  医门法律  寓意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经典杂病派以《张氏医通》著名的张璐        下一篇:正宗派承先启后的陈自明

>> 返回中医流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