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蒲公英的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的大棚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的选址与建造多倍体蒲公英高抗病虫害,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不十分严格,普通的设施即可满足其对环境的要求。大棚选址要求背风、向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保障及良好的排水设施。为便于采收管理,面积以300—500平方米为宜。

一、温室大棚的选址与建造多倍体蒲公英高抗病虫害,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不十分严格,普通的设施即可满足其对环境的要求。大棚选址要求背风、向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保障及良好的排水设施。为便于采收管理,面积以300—500平方米为宜。

二、栽培方式

1、种子直播法。此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播后70天即可采收上市。条播、平播均可,先浇足底墒水,水渗下后均匀撒种,667平方米(1亩)需种子500克左右,撒种后用细筛撒细沃土1.5毫米,保持地面温度,4—8天即可全苗。苗高10厘米时疏掉拥挤苗,苗高20厘米时定苗,春播按20厘米×20厘米,秋播按15厘米×15厘米,667平方米留苗1.5万—2万株(第2年可将苗疏掉1/2)。

2、春季移栽将苗床内15厘米高的秧苗挖出,大小分级,剪掉3/4长度的叶片,按25厘米×30厘米在闲置大棚或大田开沟,将苗垂直栽入,土不埋心,浇水1—2次,经四五个月的田间生长,多倍体蒲公英长势强壮,根系发达,单株一般可达500—1000克。(3)母根移栽法。此法在土地将封冻时进行,将生长于大田的母根挖出,按25厘米×25厘米栽于大棚内,667平方米栽万株左右,栽后1个月可采割叶片。

三、肥水管理为确保多倍体蒲公英优质高产,要有较好的肥水保障,无论何种栽培方法,667平方米必须增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多元复合肥50公斤以上,秧苗移栽后浇水2次,地见干时及时松土,促发根缓苗,正常生长期间每月浇水不超过1次,大棚盖塑膜前10天要追肥浇水,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进入采割期,每采割1—2次浇水1次、追施叶菜专用肥10公斤,时间以割菜后10天为宜。

四、温、湿、光的控制大棚蒲公英盖膜时间在土壤结冻后,将萎蔫叶片割掉,可用做优质饲料添加剂或中药材出售。1—10天为解冻萌芽期,温度以控制在20—35℃为宜,此期萌发大量叶芽,10—25天为叶片速长期,温度控制在15—30℃,光线不要太强,尽量降低湿度,此期间叶片可达30厘米以上,单株可采割叶片200—300克,大株可超过600克,为延长采收期,通过遮光、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温度以3—10℃为宜。

五、采收采收时间以早晨带露水、温度3—5℃最佳。方法是一手握紧植株,另一手握锋利镰刀整齐割下。如植株太大,可用双手握紧,另一人帮助割下,抖掉黄叶、小叶,按250克一把扎紧,整齐排放于50厘米×30厘米×20厘米、铺有保鲜膜的泡沫箱内,每箱净重5公斤,压紧盖严,用胶条封闭,在冬季常温下整箱保鲜期可达10天以上。

六、注意事项

1、选用纯正的多倍体蒲公英才能保证优质高产。

2、采割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市场灵活安排,夏秋季节不许采割,要为来年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蒲公英的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水母雪莲花育苗移栽的几点经验        下一篇:侧柏育苗选地需注意

>> 返回中药种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