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最早的记载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一、我国最早有关儿科的文字记载
早在公元前14世纪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就发现有“龋”“贞子疾首”等文字。
二、我国最早被称为儿科医生的人
据《史记》记载:“扁鹊名闻天下……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由此可知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是我国最早被称为“小儿医”的医生。
三、我国最享盛名的儿科医家
是北宋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他从事专业儿科60年,临床经验丰富,并有《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传世,对儿科的贡献很大,故被后世尊为我国儿科的奠基者。
四、我国最早的儿科医案
在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中,曾有以“下气汤”治齐一中子诸婴儿“气鬲病”的记载,这就是我国古代(约公元前205至150年)最早的儿科医案。
五、我国最早预防小儿天花的方法
相传在宋真宗时(约在公元10世纪),丞相王旦招求天下能防痘者为其子种痘。四川峨眉山人用鼻吹痘苗法为之种痘,其法遂传。据考证,这是我国最早预防天花的方法,其比英国琴纳氏发明的牛痘接种要早300年左右。
六、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
据《四库全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相传为隋代以前一托名为师巫者所撰之《颅卤经》。全书共分上、下二卷,叙述小儿疾病理、法、方、药俱备,但原书已佚失。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祖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杏林”的始祖 下一篇: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