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为何要自灸?
成语无病自灸,出自庄子写的一则寓言《盗跖》。寓言中,庄子虚构了孔子不顾贤人柳下季阻止,去劝柳下季的弟弟江洋大盗柳下跖不要为非作歹,却受到羞辱的故事。寓言中,孔子自嘲地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后来,人们用无病自灸来比喻自讨苦吃。
庄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庄子在他的寓言里有无病而自灸的说法,说明早在先秦时期,甚至更早,民间就有无病自灸的事例存在。为什么无病要自灸?难道真是没事找事,自讨苦吃?肯定不是,任何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灸,古代称“灸焫”。焫就是点燃、焚烧的意思。一般都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
在中医学里,灸法不仅是一种治疗方式,同时,也是预防疾病的方法之一。东晋时,浙江有一位叫范汪的人,他是太守,同时也是一个医学家,他在著作《范东阳杂病方》中,把无病自灸称为“逆灸”,意思就是病还没有来,以灸法先迎上去截击,使病不犯。不仅范汪有此主张,在著名的《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扁鹊心书》等古代医书里,著名的医家们都提倡无病自灸。
灸的方法有很多,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直接灸、隔姜灸等,每种灸法都有它的适应证。但不论什么样的灸法,都有它共性的作用,那就是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因为灸法的这么多功效,使它有了预防保健的作用,并且一年四季皆可以使用。春天艾灸可以升阳气,夏天艾灸可以排寒气,秋冬艾灸可以起到温补作用。
出自宋代的《扁鹊心书》里提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所以,无病自灸看似自讨苦吃,实则不然。就养生保健来说,无病常自灸是非常简便易行又效果确切的方法之一。
无病自灸可以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进行设计。对于一般养生而言,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神阙穴、三阴交等是常用的穴位,可以壮阳气、消百病,以点燃的艾炷隔皮肤约1.5~2厘米熏灸,每次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微红,每周坚持3~5次,持之以恒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灸冲阳穴是不错的选择。冲阳穴位于脚背正中,是足阳明胃经上重要的穴位,常灸可以使经络气血通畅,起到暖胃、护胃的效果。
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男性遗精、阳痿可以选择三阴交穴进行艾灸。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下三分之一处,是足部三条阴经交汇的地方。常灸此穴,健脾益血,调补肝肾。失眠的人睡前灸此穴20分钟,有助入眠;爱美人士常灸此穴,可以紧致脸部肌肉;血压不稳定的人在午时灸两小腿的三阴交穴有很好的稳定血压的作用。
最后还要特别讲到耳灸。因为肾为藏精之脏,开窍于耳,肾精足,五脏六腑精气才能充足。常灸耳,可以温经散寒、温养五脏、运行气血,相当于在一个小小的耳朵上就进行了全身按摩,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耳灸也很简单,以燃烧的艾炷距耳约2厘米,上下左右反复灸至耳朵发红发热即可。
读完无病自灸成语释疑,我们就知道,无病也要常自灸,它是我们养生保健的小窍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无病自灸 关元穴 命门穴 气海穴 中脘穴 神阙穴 三阴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艾灸技术的学术源流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