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上的妇科良穴--三阴交
五脏六腑中,脾为气血生化的源泉,肝主藏血。三阴交是妇科的首选要穴,自唐代, “三阴交”之“三阴”已被理解成太阴、少阴、厥阴,从而被视为三阴经的交会之穴。在中医里,这里几乎成为了妇科病的万灵丹,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作用。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阴又可利湿,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对机体产生有利的作用。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在女性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记住中医中的血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血的含义是不同的,中医学中血的概念具有更宽泛的涵义。之所以血对于女性更重要,在于女性一生的经历中很多都与血密切相关,这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白带、怀孕、生产、哺乳一直到绝经,都离不开大量血的支持。另外女性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情绪化,“女人心,海底针”、 “女人的脸,小孩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女人的情绪经常是瞬息万变的,调节足三阴经的气血运行,可以同时补肝、脾、肾,具有健脾利湿、滋阴补肾、活血通络、祛淤止血等功效。
有的男士问,三阴交只限于女性使用吗?男性可不可以用呢?也可以的。它主要是调节阴经的,也就是说,火气大的人适合这个穴位,它有去火的效果。体内有湿热的人,口干舌燥,总想喝水,也可以多揉三阴交。此穴又非常好找,在脚内踝尖上四个手指左右,小腿胫骨后缘的地方,用手按时较其他部位敏感。 至于是哪三阴,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好像只要出现妇科病,这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上你的忙。什么痛经、月经不调,什么更年期综合征,甚至有点张扬,涉及减肥和手脚过冷过凉等只要你打个“招呼”它也管用。怎么打这个招呼呢?一是要尽可能提前,比如痛经等可以在经期前5天左右用艾条灸即可。若痛经的话,平时可从下向上按揉脾经小腿一线。三阴交、地机、阴陵泉重点揉,不要太用力,有酸胀感即可。三阴交、关元、肚脐可艾灸治疗痛经,经前10天开始,例假来时停止。
这里单独成段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三阴交是治疗妇科病的特效药,但与合谷穴一样也是流产的名穴,故此,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不要对此穴“轻举妄动”,更切忌在怀孕期间将三阴交穴和合谷穴一起使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脾经 妇科良穴 三阴交 足三阴经 滋阴补肾 活血通络 祛淤止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脾经要穴对症调治常见病 下一篇:关元穴 培补元气、强壮身体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四月顺时养生:补肾调阴阳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谷雨养生
 - 未时小肠经当令 辨清浊调配营养
 - 申时膀胱经当令 多喝水让膀胱经活力十足
 - 酉时肾经当令 藏好肾精很关键
 - 戌时敲打心包经 解郁减压护心强身
 - 戌时养生操 驱烦除闷、化解心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