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技术的历史发展
在中国医学史上,针灸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仅针而言,由砭石到骨针、竹针,发展到金属制针,直至今日使用的不锈钢针,前后经历了数千年之久。古代医家根据疾病治疗上的需要,创制了“九针”。“九针”的详细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在许多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九针。从历史的发展看,九针只是代表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它是长期临床实践与当时的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出自一人一时一书,《黄帝内经》仅对此做了总结。这种形态各异、作用分明的针具对于当时的针刺方法、针刺手法及针灸临床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黄帝内经》中九针的名称、外形及临床应用特点、九针的名称比较统一在《灵枢·九针论》和《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章中有对九针的外形特点和临床应用的详细论述。《黄帝内经》认为选取合适的针具是临床获效的关键,其认为人体身形疾病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关,不同形式的针具又与此相应。临床应根据天地四时阴阳及不同的身形疾病,选择不同的针具,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人体是由皮、肉、筋、脉等组织所构成的,因病的部位不同,这些部位所发生的疾病也不一样,那就应该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选用不同形状的针具,便是为了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在许多具体的治疗当中,同样体现辨证施治的思想。古代医家治病,需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病情、病位而采用不同的刺法。总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针具的外形特点所产生的作用,并认为选取合适的针具是获取临床疗效的关键,只有将各种针具不同的作用特点牢记在心,才可能在临床选用上得心应手。如果针具选取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古代医家创制的“九针”,在使用上是“各有所宜”的,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来选用的。如《灵枢·官针》篇所载“五刺”、“九刺”、“十二刺”等刺法,在应用上都有极为鲜明的针对性,即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采用相应的针具和刺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九针”已不能适应当前医疗的需要,更何况现代的疾病种类更多,疾病的性质、病情更复杂。因此,仅靠某一种针具,自然难以解决众多复杂的病证。为适应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医疗针具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针灸界的同仁苦心钻研,勇于进取,研究创造了许多新的针具和针法。
根据新九针创立的新九针疗法,特别强调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用不同的针具,发挥每种针具的特殊作用,达到系统整体综合调治目的。钩针技术作为新九针疗法之一,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钩针技术 新九针疗法 黄帝内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