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膳食养生 --> 一日三餐 一定要按时吃饭

一日三餐 一定要按时吃饭

早餐吃好了,一天精神好;中午营养要全面一点;晚上呢,就看情况,老年人晚上少吃,因为很快要休息,但是青年人晚上还是要吃好,因为晚上青年人还要学习。

“民以食为天”,一语道破了“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吃”是最重要的,没有粮食补充能量和营养,人就不能活,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这个道理《黄帝内经》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 “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但是现代的人由于生活的种种压力,常常不能按时吃饭,这样容易造成健康的不断透支,就如同午后的太阳,精力由充沛走向减弱。

比如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想提醒大家一点,早餐这个事是非常重要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为什么呢?因为早上我们吃好喝好了,就可以补足生命的“宝塔”即“大脑”,把水把营养打到生命的宝塔里面,那么我们高巅之处的大脑才能够保证营养,耳朵才能够听清楚,眼睛才能够明亮。要知道,清晨是人体阳气最旺之时,脾胃运化能力也最强,经过一晚的消耗,胃已经排空了,辰时气血正好流经此处,它必须“工作”,迫切需要食物,此时吃下去的食物可以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

所以建议早餐一定要吃好,最好加一点动物蛋白、肉类。这样10:30—11:30能够保证你有充沛的精力。但是许多人往往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还美其名日“减肥”。爱美重要,但健康更重要,避开健康而妄谈美丽,只能是镜中花,再鲜艳也会让人感觉无生气。况且若你每天早晨都不给胃吃饱,不能给胃填东西,胃“无所事事”,就会一直分泌胃酸,时间久了,消化道溃疡病就容易找上门来。身体垮了,何谈工作、生活?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午餐吃饱”成了许多人坚持的养生准则,但现在很多人对中间那句“午餐吃饱”认识不一。通常认为“午餐吃饱”就是要吃得比早上和晚上多一些,把肚子填满喂饱就行。其实这种观点存在偏颇之处。午餐作为人体吸收能量和营养最重要的一餐,占到全天40%的比例。午餐要吃好,就是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因为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午餐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的病。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这靠美容是没有用的,这是身体里面的病,有点像西医的内分泌问题。所以午餐一定要在1点前吃完,有利于营养吸收。

再来说说晚餐。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的人7点多就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丰盛的晚餐,饭后再悠闲地欣赏电视节目;有的人在晚上八九点钟,甚至10点才吃晚餐;有的人加班熬夜后把晚餐和夜宵放在_起,吃完后马上睡觉;还有的人从不回家吃晚餐,因为他们下午就开始吃饭了,而该睡觉的时候,有人在边聊边喝,甚至到了晚上零点,即从昨天吃到了今天,吃喝几个钟头,才腆着肚子、晃着身子各回各的家。这些不好的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疾病。为什么这些慢性疾病在近10年来呈高发趋势?这与晚餐进食不当有必然的联系。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鸡、鸭、鱼、肉、蛋摆满餐桌,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这种以晚餐补早餐和中餐,片面追求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习惯,加上运动量不足,难免会为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定时炸弹”。

总而言之,早餐吃好了,一天精神好;中午营养要全面一点;晚上呢,就看情况,老年人晚上少吃,因为很快要休息,但是青年人晚上还是要吃好,因为晚上青年人还要学习。所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生活,我们要因人而异调整我们的饮食。不然,疾病很容易找上门来,就真的应了那句话,日常不按时吃饭,到时候就得听医生的要按时吃药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一日三餐  按时吃饭  中午饱  黄帝内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晨时莫饮酒 晚时莫喝茶        下一篇:酸梅汤可“除”肝火

>> 返回膳食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