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胁痛
【概念】
孕妇分娩后,如出现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即称产后胁痛。
本症,《诸病源候论》称为“产后两胁腹满痛”,《万氏妇人科》称为“产后胁痛”
【鉴别】
常见证候
血虚产后胁痛:两胁肋隐隐作痛,劳累更剧,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恶露量多,舌淡苔白,脉虚细。
气滞产后胁痛:胁肋胀痛,或窜痛,脘满胸闷,噫气太息,口中乏味,不欲食,精神抑郁,或烦躁,舌淡苔薄腻,脉沉弦。
血瘀产后胁痛:胁肋掣痛或刺痛,面微紫,恶露量少,色黯有块,舌略青,脉弦涩。
鉴别分析
血虚产后胁痛:多由产时失血过多,或恶露经久不断,肝血不足,经脉失养所致。临床表现的特点是:胁痛隐隐,劳累加重;伴有头晕眼花,面苍白或萎黄,恶露量多,脉虚细等血虚的见症。治宜补血养营,方选四物汤加香附、橘络。
气滞产后胁痛与血瘀产后胁痛:一由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舒所致;一由冲任瘀阻,肝经血行不畅为患。鉴别要点为:前者,其痛或胀或窜,或偏于右胁,并伴有精神抑郁或烦躁,善太息,胸闷脘满,脉沉弦等气滞的见症。治宜实脾疏肝,方选四君子汤加柴胡、青皮。后者,疼痛多为掣痛或刺痛,或偏于左胁,并伴有面微紫,恶露少,色暗有块,舌略青,脉弦涩等血瘀的见症。治宜活血化瘀,方选延胡索散加减。
产后胁痛,最当辨察虚实,一般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深呼吸不痛者为虚,痛甚者为实。
【文献别录】
《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论日:产后两胁肋满气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产后恶露下不尽,水壅痞与气相搏,积在膀胱,故令胁肋胀满。气与水相激,故令痛也。”
《万氏妇人科·产后胁痛》:“此亦败血流入肝经厥阴之脉,循行胁肋,故为胁痛。症有虚实,宜分治之,不可误也。如胁下胀,手不可按,是瘀血也,宜去其血,芎归泻肝汤主之……如胁下痛,喜人按,其气闪动肋骨,状若奔豚者,此去血太多,肝脏虚也,当归地黄汤主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产后胁痛 产后两胁腹满痛 万氏妇人科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