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睑肿胀
【概念】
胞睑肿胀,是指上胞下睑肿胀不适而言。
本症,《灵枢·水胀》称“目窠上微肿”《素问·评热病论》称“目下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目窠上微拥”。《诸病源候论》称为“目风肿候”。《银海精微》称为“胞肿如桃”。《证治准绳》则称“肿胀如杯”、“脾虚如毬”,前者为外障实邪,后者乃气虚所致,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并把“肿胀如杯”称为“蚌合”,“脾虚如毬”称为“悬球”。因二者都以胞睑肿胀为主症,同是肉轮病变,故现予合并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肺脾积热胞睑肿胀:属“肿胀如毬”范畴。主要临床症状为目先赤痛,热泪时出,怕光羞明。继则胞睑肿胀,红肿如桃,疼痛拒按,痛引头额,或伴恶寒发热。舌红,脉数。
脾虚湿滞胞睑肿胀:属“睥虚如毡”范畴。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胞浮胂,虚肿如球,患处喜按,拭之稍平,少顷复起,目不赤痛,或兼目痒。舌胖苔薄白,咏弱。
鉴别分析
肺脾积热胞睑肿胀:多因热邪入里,或饮食失节,以致肺脾积热,壅热上攻,燥火客邪,血分热盛,热积胞睑,发而为病。《银海精微·胞肿如桃》说:“此乃睥肺之壅热,邪客于腠理,致上下胞肿如桃,痛涩泪出”。因于积热所致,故本症以胞睑红肿热痛,如桃如杯,疼痛拒按为其辨证要点。治宜清火散风解毒,方选散热消毒饮。
脾虚湿滞胞睑肿胀:多因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停于胞睑所致。因虚而浮肿,故按之不硬不痛,患处水湿稍散,胞睑肿胀稍平,继而水湿复聚,顷复如故为其辨证要点。风为肝之气,脾虚则风邪更易侵入,若兼风邪则见目痒。《中医临证备要》说:“上胞浮泛,虚肿如球,拭之稍平,少顷复起,属脾虚兼见湿火。”治宜补中益气,健脾渗湿,方选神效黄芪汤,或助阳活血汤。
【文献别录】
《普济方·眼目门》:“夫肝气有热,冲发睑眦,则令人睑肉暴肿。风冷乘之,则凝结不散,甚则长大冲肿,若梅李核,故谓之风毒。”
《审视瑶函·脾病》:“此症谓目脾浮肿如球,而虚起也。目上无别病.久则始有赤丝乱脉之患。火甚重,皮或红,目不痛。湿痰与火夹搏者,则有泪,有赤烂之疾,乃火在气分之虚证,不可误认为肿胀如杯血分之实病,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可见其血不足,而虚火壅于气也。”
《类证治裁·目症》:“目肿。肿有胞肿珠肿不同.胞肿多湿,珠肿如火,暴风客邪,胞肿如杯。”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胞睑肿胀 目窠 审视瑶函 普济方 肺脾积热 脾虚湿滞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