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端午节专题 --> 端午图中的中医药文化

端午图中的中医药文化

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为数不少,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因而有“不举五月子”之忌讳,即五月初五这一天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是女都要送人或遗弃,如果坚持抚养,则男婴害父、女婴害母。民间还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霉运说法。因此,我国各地普遍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菖蒲酒、挂艾叶、佩戴香囊、手腕戴五色丝线等习俗,以达到除瘟、驱邪、求吉祥的目的,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民俗。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为数不少,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

明代陆治的《端阳即景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写道:“萱草石榴偏眼明。”蜀葵多为红色,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蜀葵”。又有地方称其为“麻秆花”“一丈红”,又因它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萱草、石榴、蜀葵,不仅是端午节的标志性花草,而且都具有很好的中药利用价值。萱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等。石榴叶收敛止泻,去毒杀虫;石榴皮涩肠止泻,可用于止血、驱虫、痢疾、牙痛、吐血等;石榴花可用于治鼻衄、中耳炎及创伤出血。蜀葵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的药效,常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等病症;蜀葵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蜀葵叶一般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蜀葵子利尿通淋,常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的治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画家余樨所绘的《端阳景图》,上面绘有菖蒲、蜀葵、豆娘、蟾蜍、青蛙等具有端午节代表性的动植物。菖蒲全株芳香,茎、叶皆可入药,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即为中药蟾酥,可用来解毒、消肿、强心、止痛,而且是一种能治恶肿等疑难杂症的天然妙药,能抵制癌细胞扩散,抑制癌细胞生长,另外对肝硬化、肝腹水、疔、疮、乳腺肿瘤、小儿疳积等疾病都有显著疗效。青蛙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补虚的功效,常用于水肿、黄疸、小儿热疮、产后体弱等治疗。

清代画家任颐的端午图

清代画家任颐的《端午图》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图中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所有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枇杷果可以入药,归肺、脾经,有润肺、下气、止渴之功效,主治肺燥咳喘、吐逆、烦渴等。《随息居饮食谱》载,大蒜:“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区,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又是一年端午到,我们在品赏传世名画“端午图”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认识到独特浓郁的中医药文化。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端午图  中医药文化  五月初五  端午节  端阳节  天中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端午节佩个香草袋 祛邪辟秽不怕五虫害        下一篇:青藏高原的“端午节”--桑杰曼拉节

>> 返回端午节专题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