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明目话苋菜 3款食谱来推荐
苋菜是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食用的蔬菜。成书于两千年前的,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书《尔雅》就载有“蒉(kuai)”,其注释为“赤苋”。后来学者进一步解释:“赤苋,一名蒉,今苋菜之赤茎者也。”
何以为“苋”
苋菜也称米苋,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绿苋、赤(红)苋、彩苋等品种;梗直立,分枝少,任其生长,则茎高叶茂,易被看见。
宋代学者陆佃在《坤雅》中谈到,“苋”字的由来是因为:苋之茎叶,皆高大而易见,故其字从见,指事也。
中国古人以苋作蔬食之后,逐渐发现它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苋实”(苋菜籽)的功用似乎更被重视,所以在现存古代最早的中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里,没有写到苋菜叶和茎,只记载了“苋实”,说它“味甘寒,主(治)青盲,明目除疾,利大小便”。
中医学所说的“青盲”,是指眼球外观无异常而视力逐渐减退乃至失明之症。
正因苋菜籽的明目功效,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谈到,古人所造“苋”字,是因为人食用苋菜籽之后,能使眼睛看得更清楚,所以“苋”字结构中有“见”字,他深深感叹古代取“义”之精!
苋菜的功用
苋菜对人体起保健作用的并不限于苋菜籽。
中医学认为,苋菜的叶、茎、根有清热、利窍、通血脉、通大小便、助麻疹透发等作用。此外,古人还将洗净的新鲜红苋菜捣烂,外敷于指甲染红。宋代医学家苏颂记述:“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所谓“染爪”即染红指甲。
现代科研报道,苋菜所含营养成分,因品种不同而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大部分与其他蔬菜相近,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人们通常认为,菠菜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蔬菜,但苋菜却有若干优于菠菜之处:以矿物质的含量而言,苋菜的铁和钙均明显高于菠菜,并且较易被人体吸收;苋菜还含大量维生素K,是贫血与失血者、临产孕妇和产妇、骨折者、接受手术者等的食疗辅助良蔬。
富含镁是苋菜的又一特点。镁对人体有多种重要作用,诸如激活体内多种酶,维持核酸结构稳定性,抑制神经兴奋,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调节肌肉运动与体温,提高人体抗病力与防癌机能等。
有研究者认为,糖尿病、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癌肿等病患,体内镁被过多排出或耗损,进食苋菜能补充缺失的镁。糖尿病患者补充镁,能改善其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用量,对控制血糖有益。苋菜富含镁,对维护冠状动脉与心功能的健康有好处,而且它低钠,非常适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胡萝卜素对维护人体视力有着重要作用。苋菜含有可观的胡萝卜素,中国古人对苋实明目功效的经验便是有力的佐证。
此外,苋菜所含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叶绿素、纤维素等,也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
由于苋菜含钾量高,肾病者应少食或暂不食苋菜;同时,苋菜有润肠作用,大便溏薄或腹泻者应少食。
推荐食谱
1、苋菜炒火腿丝
【用料】
苋菜、荷美尔火腿片、蒜、精盐、鸡精
【做法】
火腿切成丝,蒜捣细成泥;坐锅点火,放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泥煸香,倒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有汤汁时,再倒入火腿丝、鸡精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2、苋菜竹笋炒鸡丝
【用料】
苋菜、竹笋、鸡胸肉、黄豆芽、红椒、精盐、葱姜蒜、叉烧酱
【做法】
将苋菜洗净切段,飞水捞出待用;竹笋切丝与黄豆芽飞水捞出待用;鸡胸肉切丝、红椒切丝,葱姜蒜切末;锅内放油煸香葱、姜、蒜,放入鸡胸肉滑熟,加少许叉烧酱煸香;放入苋菜、竹笋丝、黄豆芽、红椒丝;放少许精盐,迅速翻炒,出锅装盘即可。
3、苋菜豆腐滚双蛋
【用料】
苋菜、豆腐、蒜、姜、精盐、咸鸭蛋、皮蛋
【做法】
苋菜洗净,摘好;豆腐用水冲净,切块;皮蛋和咸鸭蛋洗净去壳,切小块;蒜头去衣,洗净切薄片;热锅放两汤匙油,待油六成热时放姜片和蒜片爆香,加水煮开;放入豆腐、皮蛋和咸鸭蛋,加盖滚5分钟;下苋菜煮至软,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补血明目 苋菜 米苋 通血脉 通大小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樱桃萝卜拌青笋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