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李濂:一部《医史》践行着对医道的传承

李濂:一部《医史》践行着对医道的传承

李濂撰写了专著《医史》,以历代医家传记为纲,深入系统地梳理了几千年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脉络,集中颂扬了名医乐善好施、豁达仁义的侠士风范,从另外一个角度践行着对医道的传承。

文以载道,史以传承。在古代文人学士中,明朝学者李濂(1488-1566年)对中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位河南开封儿科世医“金钟李氏”的第十一世孙,没有如先辈及哥哥李洪那样继承祖业,济世惠民,而是撰写了专著《医史》,以历代医家传记为纲,深入系统地梳理了几千年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脉络,集中颂扬了名医乐善好施、豁达仁义的侠士风范,从另外一个角度践行着对医道的传承。

宋朝的时候,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李濂的祖上就已经以专注小儿医而闻名于世。一次,李濂先祖因为治愈了皇太子的痉病,赢得了皇上的欢心,而拟被任命为太医丞。其先祖因故坚决不接受,皇上便赏赐其一口金钟以表嘉奖,“金钟李氏”的赞誉由此而来。李濂的父亲李敬作为“金钟李氏”的第十世孙,精通医术,曾经救活了数百人。

在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和浓厚的医学家风中成长的李濂,酷爱读书,博闻强识,也逐渐形成了追求闲适恬淡的态度。李濂在15岁时突然仰慕起神仙来,开始学着驾炉炼丹;到了18岁,他又迷恋起豪杰侠士匡扶正义的英气,开始学习击剑。当然,到了20岁时,李濂决定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来为国建功立业。正德八年(1513年),26岁的李濂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后来考得进士,开始了仕途生涯。不过,李濂的官场生活并不称心,嘉靖五年(1526年),年近不惑的李濂经历过十多年的官宦漂泊后辞官,回归故里,闭门谢客,开始了终日以著书为娱的生活。青年的满腔热血被岁月的风尘酿成一段纯净的阳光,羁绊的喧嚣早已成为留待追忆的过往。在故里自由的恬静中,李濂重新拾起曾经受到著名文学家李梦阳称赞的妙笔,陆续撰写出了《祥符文献志》《汴京遗迹志》《乡贤传》等史志著作,并将有关本家医史历程的资料撰文,镌刻成大梁金钟李氏世系碑立世流传。

药香如旧,医书满屋。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李濂发现尽管正史中有关古代医家的资料很丰富,但是对其进行集中研究的著作并不多。虽然宋代周守忠撰有与医家史传相关的《历代名医蒙求》,不过作为文献考证性著作,其内容庞杂,文字也不够严谨。最主要的是,正史上竟然没有张仲景等一些著名医家的传记资料。李濂认为,医学成果得不到官方的重视,一些重要的医学成果仅仅被列为“方技”,实在令人感到无奈和惋惜。在他看来,医学对社会有“金匮玉函之秘,遂造活人之妙”的作用。行医治病是事关人命的大事,医生如同再生父母,功勋卓著的医生“论其功与良相齐”,德高望重的医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信任,是因为他们仁爱、廉洁。

有心人之所以容易做成事,就在于他们发现契机后,会立即付诸行动。在把分散于各种文集中的医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里,李濂对于已有的医家传记,不是简单的辑录和照搬,而是在详细研究和甄别之后,删繁就简,有选择地摘用。如果认为史料不足,他就参考已有的其他资料进行补充(比如华佗孙思邈的传记中,就增补了许多正史上没有的资料)。为了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名医,他还在文中对相关医家进行评述。同时,李濂还首次为医圣张仲景,著名医家王叔和、王冰等古代医家和当世医家补传、立传。他在传记中详细记述了张仲景的生平事迹、医学贡献,以及编撰《伤寒杂病论》的原因和其流传情况,认为“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这些多为后人引用。

在李濂巨大心血的浇灌下,《医史》终于完成。该书由凡例、目录和正文十卷构成。书中,前五卷收录了自春秋到元代15部正史所载的有关扁鹊、华佗等名医的55篇传记;后五卷收录了来自各个文集,以及李濂所补充的16篇正史未录的名医传记。全书通过宣传医学,颂扬医德,集中展现了历代医家的卓越风貌,对于弘扬医道正能量,提升古代医家地位,赢得社会各界对中医学发展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深化我国医学史的研究等,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李濂  医史  金钟李氏  历代名医蒙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古代中医治疗煤气中毒        下一篇: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