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误诊 --> 高尚的医德是减少误诊的前提

高尚的医德是减少误诊的前提

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不仅要求医生具有高超的诊治技巧,还需要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术是治病的手段,而医德是医术的载体,是医术得以正确运用的保障,作为上工,为了减少误诊,必须做到医德医术兼备,而高尚的医德是减少误诊的前提。

临床实践证明,有一半以上的医疗纠纷并不是医疗技术的原因,而是由于医生的医德医风方面问题导致误诊、误治引发的。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不仅要求医生具有高超的诊治技巧,还需要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术是治病的手段,而医德是医术的载体,是医术得以正确运用的保障,作为上工,为了减少误诊,必须做到医德医术兼备,而高尚的医德是减少误诊的前提。

我国古代对医德有很严格的要求,早在西周时期,对医生就有全面考核的制度。据《周礼天官》记载,我国医学在西周时期即已出现分科,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及兽医四科。不论哪一科,每到年终都要进行稽考。“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里的年终考核,不单纯是技术考核,还包括医生的思想、品德、作风、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一个思想品德很差的医生,就不可能得到“十全为上”的成绩。《内经》为医生树立的道德标准很高。由于医生服务的对象是至贵之“人"'而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素问·灵兰秘典论》),因此要求学医者必须具备诚实纯朴、聪敏好学的基本品德;对工作严肃认真,有高度责任心;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对病人热心周到,有高度仁爱精神和同情心。《素问·金匮真言论》之“非其人勿教”,即是对医学生基本品德的选择。《素问·移精变气论》之“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即要求医生在技术方面必须不断进取。此外,还对那些马虎从事、不学无术,或学而不精的“受业不通,人事不明”的医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立《素问·征四失论》、《素问·疏五过论》等专篇进行分析,使凡业医者能疏远过失而备完美医德与医风。因为医生的医德、医风因素而造成误诊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一)心存不仁

从事医业的态度和目的 人道主义贯穿古今医学发展的全过程,即使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原则作为医德的基石,仍是目前历史条件下医德的最佳选择。它要求医务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和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生命价值、人格,尊重病人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保健权利,关心、同情病人。人道主义强调医者以仁心济世,是中国古代优良医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如果医生缺乏同情心,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必然影响他对待病人的一言一行,在专业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不能精益求精,这就是误诊的思想根源。

我国古代称医为仁术,关爱生命为行医之本。《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进一步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正因为“人命至重”,所以“医存仁心”是医家第一要则。医生要对人的生命负责,要有高度的仁爱精神,就是现在所说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德性。从这一道德准则出发,医生对病家应有深切的同情心,要视病家之疾苦为己事,杜绝名利,不计得失,甚至为救人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此外,古人很强调从事医学的人,一定要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要忠诚和热爱医业。从事医学的人必须具有为医学事业和人民大众的献身精神。历代不少医家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了人类的健康长寿,不怕艰苦,不为名利,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只有存仁心济世之心,时刻以人道主义要求自己,以此来处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减少误诊。

医学是自然科学,不带阶级属性,它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又服务于人类。在医学的范畴里,只有医生和病人的区别,而没有富人、贫人、贵人、贱人、美人、丑人、本民族人、异民族人等区别。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应当客观公正,它要求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正确对待自己和服务对象,在各方面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这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根本宗旨。

历代名医都认为医学是仁术,德为术之首,术为医之基,强调对任何病人都要关心、体贴、爱护,做到竭诚尽智,全力救治。《大医精诚》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妞,怨亲善友,华黄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果对病人不能一视同仁,面对富贵权豪则露谄媚之象,面对贫穷困苦者则露鄙视之貌,对贫民诊治漫不经心,就可能因此致误,这是极其错误的。若医生不自重,则反被病家轻视,无法取得病人信任,无法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发生误诊则在所难免。有的名医恃能傲物,对病人不能视同一等,致令病家不敢轻易延请,虽身怀绝技,却冷漠无情,草管人命,及至病悄延误或误诊误治,方悔之莫及。正如《冷庐医话》所说:“必病势危笃,医皆束手,然后求之。于是望之甚切,责之甚重。若其能操人生死之权者,如知病入必死,示以死期而辞去,犹可免责。若犹有一线生机,用轻剂以塞责,致病人万无生理,则于心不安;用重剂以背城战,万一有变,则谤议蜂起,前人误治之责,尽归一人。故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倍难。“故为医者,无论有名无名,对病人都应视同一等,尽力救治。

(二)志意不理

医生系着病人的安危,凡看病施治,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粗心大意,敷衍塞责。《素问·征四失论》就曾指斥过那些看病草率的庸医,指出诊病之时,不详细询问饮食起居情况,起病始因经过,仓促之间,只凭寸户、关、尺三部切脉,是不能中肯地分析出病情的。至于妄骋辩说,巧立名目,实乃俇言惑众,只不过是取败之道而已。这种不负责任的医生,看病只满足花言巧语、装腔作势,或者漫不经心、应付了事,这样的医生又怎能谈得上什么“视死别生”呢?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治病要联系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及人体本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切不可片面地看问题。《素问·移精变气论》说:“治病不本四时,不知H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说明治病不联系四时阴阳的变化,不问病人本身的条件,头病医头,脚病医脚,攻其一点,不顾其他,这并非稳妥的方法,往往导致旧病未除、新病复起的不良后果。中医学强调心身合一,不仅重视外邪的侵袭,还非常重视内伤七情等社会心理因素。《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又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如果诊病不全面地注意这些精神因素,就会造成治疗过失。但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情志病,比了解一般外感疾病困难得多。如果不是眼光敏锐,诊病仔细的医生,是不可能观察出来的。对于情志疾病的病人,更需要医生耐心的诱导和仔细地倾听。如果医生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说话和气,服务热情周到,使患者如浴春风,情绪轻松愉快,那么大大有助于病势的减轻。反之,态度恶劣,语言粗鄙,就会使病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受到刺激,因而使病情迅速恶化,尤其是悄志病人,更是如此。因此,讲究文明礼貌,对一个朕生来说,不单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更是医治疾病这一特定职责的迫切需要。《素问·征四失论》谓:”所以不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精神不专,志意不理”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三)趋于名利

作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是人们世界观、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外在表现。作风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医疗作风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一个人的作风如何,受着自身世界观的影响。医生良好的医疗作风会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和医疗效果,不良的医疗作风会成为误诊的原因。

作风直接影响认识的效果,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需要有严谨的医疗作风作保证。如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首先需要搜集大量可靠的病史资料,需要作准确的实验观察,有时要反复进行方能获得有价值的诊断资料,这就需要医生具有坚持不懈、勤恳耐劳的优良作风作基础;相反,如果医生平时作风拖拉,怕苦、怕累、怕麻烦,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不愿做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则必然难以获得准确的诊断资料。作风不严谨,凡事马虎是误诊的重要原因。

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曾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又说:“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说,医生必须“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视,忌心勿起,贪念罔生,毋忽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强调医生应当品行端正,举止大方,待人诚恳,作风正派,服务热忱,彬彬有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者不能从私利出发,视诊疗技术为商品,恃技勒索病人钱财,或抱施恩观念,贪图酬谢。孙思邈说得好,”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而已,否则有悖医德。

外科正宗》说:“病愈之后,不得图求匾礼,亦不得请托人情,致生罪戾。“要像清代名医郑梅涧那样,以“利人为急,未尝受人丝粟之报”。贪名好利之徒勿可为医,那些只顾捞取名誉,从病人身上悴取钱财的医者,亦常是贻误较多之人,应引以为戒。

(四)骄傲自满

历代有成就的医学家都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正确意见的,在诊断过程中,常常容易误诊。

临床上强调三级检诊,病例讨论时主张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开拓思路,排除有关的可能性,避免犯主观主义错误。但是有骄傲自大作风的医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对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偏概全,满足于一孔之见,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主观性的解释和决断。

在学术方面,我们提倡争鸣,提倡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但是更提倡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虚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学  医德  高尚的医德  误诊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职业素质低下是医生误诊的重要原因        下一篇:中医误诊原因之辨证致误

>> 返回中医误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